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各国政治   17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86篇
外交国际关系   125篇
法律   131篇
中国共产党   379篇
中国政治   481篇
政治理论   191篇
综合类   13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85篇
  2013年   117篇
  2012年   111篇
  2011年   133篇
  2010年   106篇
  2009年   79篇
  2008年   90篇
  2007年   75篇
  2006年   71篇
  2005年   88篇
  2004年   153篇
  2003年   122篇
  2002年   85篇
  2001年   72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81.
随着对问责制度的研究深入,理论界和实务界越来越关注问责制对于中国的深层意义。这表现在问责制度与现代政府理念与实践、行政管理体制,乃至整个中国政治体制都有着密切的关联。同时,问责制、问责政府、问责中国等一系列观念的流行,也反映着问责的"中国意义"有待深化研究下去,必须探求问责制度对于政府、行政管理体制以及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82.
邓小平谆谆告诫国人,如果收入分配不均,产生两极分化,社会动乱,中国就会发生闹革命的问题;所有的改革最终能不能成功,还是决定于政治体制的改革;中国要出问题,还是出在共产党内部;如果教育问题解决不好,就会误大事,就要负历史的责任。  相似文献   
183.
田浩 《江淮法治》2008,(5):45-46
今年对省十届、十一届人大代表、固镇县教育局局长高振学来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这年他再次当选为省人大代表。回想起担任省十届人大代表的日子,他感慨万分,过去的五年,在参政议政过程中,他不断加深了对我国政治体制的认识,深切感受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也深刻见证了我省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不断完善。作为省人大代表,高振学没有辜负群众的信任,在履职路上扎扎实实地迈出了坚实的脚步。  相似文献   
184.
百家言     
《求是》2011,(22)
董学文:树立文化自觉与自信的理念我们宣扬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其目的就是要寻求在文化建设中有清醒的认识和理性的态度,把牢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文化自觉,指的是对文化在历史进步中的地位和功能有深刻的认知,对文化发展规律和趋势有正确的把握,对发展文化的社会与历史责任有主动的担当;文化自信,是指对自己的理想、信  相似文献   
185.
齐欢 《思想战线》2011,37(4):129-130
1976年越南统一,推行了"苏式经典社会主义模式",但弊端日益显现,迫使越共不得不思考构建新的模式。1986年,越南实施"革新开放"战略以来,在对苏式模式进行了反思和全新变革的"革新",在变革中通过充分吸收其他模式有益成分的基础上,逐步构建出一种适合国情的模式——"混合型后全能主义模式"。  相似文献   
186.
与西方的哲人不同,中国历代的先哲考虑最多的不是政体,或政治体制的形式,而是“政道”,即为政之道、治国理政之道,或更具体地说,是治国的理念、治国的方式。在《论语·颜渊》里孔子说:“政者,正也。”因此,关于“政道”的思考也就是关于“正道”的思考。  相似文献   
187.
李发林 《公民与法治》2011,(20):F0003-F0003
创建于1955年的井陉一中是井陉县睢一一所省级重点高中,是井陉人才的摇篮。2011年高考本一上线人数达到143人,本二上线人数达到387人,本二上线率达到36.7%,创历史新高。向2007年王建明校长上任以来,井陉一中四年四大步,本二以上上线人数增长了近3倍,迅速成为石家庄地区的一所明星学校。  相似文献   
188.
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学习和研究邓小平的政治体制改革思想,对完整理解邓小平理论,完成十五大提出的政治体制改革的任务,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9.
李蒙 《民主与法制》2011,(29):32-34
从2008年开始的海南农垦改革,短短兰年,既是中国改革开放过去三十年的缩影,也在昭示着中国未来的改革路径。从“部省共管”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主导的现代企业制度迈进。政企分开,社企分离,大开大合中又保持了平稳过渡,“机遇胜于能力,节奏优于速度,利益先于分歧”的改革经验引人思索——既要保证经济稳定、社会稳定、政治稳定,又要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改革之路决不会平坦,但不改革又绝对没有出路。  相似文献   
190.
叶竹盛 《南风窗》2014,(25):48-49
<正>任何法律体制都是更广泛的政治体制与社会环境的一个组成部分,任何"广义"的法治概念都不可避免地必须体现出一个国家在一个特定时期的政治、经济和社会体制特点。兰戴尔·裴伦堡是英国剑桥大学社会与法律研究中心的副研究员和澳洲拉筹伯大学的法学教授,中文名叫裴文睿。他是国际上研究中国法治发展最为活跃的学者之一。不久前,《人民日报》发表了长篇述评文章《依法治国,一个伟大政党的庄严选择》,其中引用了裴文睿在2002年出版的《中国走向法治的长征》一书中的观点,"尽管与经济发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