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57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5篇
各国政治   17篇
工人农民   37篇
世界政治   121篇
外交国际关系   79篇
法律   411篇
中国共产党   957篇
中国政治   2609篇
政治理论   260篇
综合类   28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56篇
  2014年   267篇
  2013年   393篇
  2012年   446篇
  2011年   529篇
  2010年   668篇
  2009年   433篇
  2008年   1029篇
  2007年   149篇
  2006年   180篇
  2005年   140篇
  2004年   126篇
  2003年   72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信用是一切制度和规则得以确立和运作的基础,是良好秩序的必要前提,是文明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立足点.但目前在我国,低劣的信用状况和脆弱的信用关系已造成社会性的信用危机,社会的各个层面都面临着程度不同的信用危机.重建信用体系,已成为社会的强烈呼唤.  相似文献   
52.
高勇 《中国减灾》2004,(10):36-37
随着凉山州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气候变化异常,生态环境脆弱,加之地理条件复杂,气候垂直差异大。全州年年都有不同程度的自然灾害发生,多种自然灾害常常交替发生,灾害间隔逐步缩短,成灾强度增大。2003年普格县五道箐乡“6.19”泥石流灾害死亡10人,冕宁县“7.19”洪涝、泥石流灾害造成城厢镇、复兴镇、惠安乡直接经济损失4700万元,2004年德昌县“8.24”泥石流灾造成茨达乡、宽裕乡17人死亡。这些较大灾害的发生给我们又一次敲响了警钟,抗灾救灾,未雨绸缪。长期以来,凉山州紧急救援灾情以洪涝、山地灾害为重,频繁发生的自然灾…  相似文献   
53.
难忘——唐山地震中的次生灾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平 《中国减灾》2003,(2):32-32
1976年的唐山地震,有如100枚原子弹的爆炸威力,使这个百万人口的城市变成一片废墟。紧接着水库大坝即将崩塌,氯气开始泄漏、油罐破裂、几十万具尸体、腐烂的牲畜、鸡鸭散发着冲天的恶臭,活下来的人再次面临着一场新的灾害……  相似文献   
54.
文章评述了伪造犯罪现场的研究历史 ,并对 2 5例伪造犯罪现场案件从罪犯特点、受害人特点、案件特点、犯罪动机及执法人员犯罪等五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把伪造犯罪现场和作案人结合起来研究的目的 ,是为了更好、更深入地研究伪造现场作案人 ,给刑侦人员和物证学家对伪造犯罪现场的勘查、取证以及现场重建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55.
孙林 《中国减灾》2004,(4):42-44
救灾工作的信息化管理与网络建设在我国仍处于起步阶段,救灾网络管理系统的开发十分迫切和重要。针对日益增加的灾害种类和不断趋于严重的灾害损失,加快救灾信息管理系统研究和开发,是一项具有长远意义和现实意义的工作。  相似文献   
56.
2003年是中国新一届政府执政的第一个年头,新一届政府领导人情系百姓,亲民、务实、自信的形象赢得了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赞扬。 3月18日,中国最高权力机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胡锦涛为国家主席、温家宝为国务院总理,中国新一届政府领导集体在人大代表们的掌声中  相似文献   
57.
试论地震后恢复重建对灾民心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抒 《中国减灾》1998,8(1):26-28
试论地震后恢复重建对灾民心理的影响贾抒(建设部)地震后灾区的恢复重建无疑具有重大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对此无论是从政策方面还是从经济、技术方面,不少国家都做过大量的研究。但破坏性地震在给人们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给城乡建设造成巨大破坏的同...  相似文献   
58.
2004年,我国虽然没有发生流域性的大范围洪涝灾害,但局部洪涝、台风、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等灾害发生频繁,灾害点多面广,局部地区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严重。各地民政救灾部门群策群力,推出一系列创新举措,妥善安排受灾群众的生活,救灾工作取得了较大发展。展望2005年,各地民政救灾部门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和机遇。他们准备好了吗?近日,本刊编辑部特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民政厅(局)救灾(救济)处处长,对2005年的救灾工作进行了全面展望。处长们按照民政部救灾救济司和当地民政厅的安排,从各地的实际情况出发,在灾害救助、灾害信息管理、备灾、减灾、社会捐助等方面描绘了2005年的工作蓝图。听,救灾处长们的心声;看,2005年谁领风骚!  相似文献   
59.
李明锦 《中国减灾》2005,(11):44-45
就在举世震惊于“卡特里娜”飓风、南亚地震浩劫的同时,两场重大国际救灾行动在两个大陆迅速展开。这两场救灾行动不仅成为美国、巴基斯坦等国当时的举国要务,而且牵动了全世界人们的心,同时也全方位展现了当今国际重大突发灾害救助的全新特点。  相似文献   
60.
有人的地方就有人性.根据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及现代人性之困,应从社会常德建设、监督和制约机制建设、思想政治教育以及保护生存环境的角度来重新审视和探索人性重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