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68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20篇
工人农民   8篇
世界政治   77篇
外交国际关系   49篇
法律   326篇
中国共产党   393篇
中国政治   622篇
政治理论   120篇
综合类   16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0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65篇
  2014年   258篇
  2013年   151篇
  2012年   196篇
  2011年   276篇
  2010年   208篇
  2009年   80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20篇
  2005年   112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21篇
  1998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71.
<正>01中央党校教授、博士生导师张荣臣——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创造物质文明发展的世界奇迹,提供了丰硕的精神文明成果邓小平在改革开放初期就讲过,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国家,不但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2008年12月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我们党把"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为改革开  相似文献   
72.
正5月10日,由贵阳北大资源主办的"北大资源大讲堂"在贵阳北大资源·梦想城城项目新文化体验中心首次开讲,北京大学贵州校友会馆授牌仪式同日举行。此次活动邀请到北京大学文化资源研究中心主任、生活方式研究院联席院长,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张颐武担纲首讲嘉宾。张颐武教授是我国著名评论家,研究领域包括中国当代文学、大众文化和文化理论。著有《在边缘处追索》、《从现代性到后现代性》、《思想的踪迹》等多本论著。作为国学研究的领军人物,张颐武教授此次为贵阳市民带来一场"国学与当下人生"的文化盛宴。当天,会场内座无虚席,讲座结束后一位现场听众激动的说:"从没想过在家门口就能听到北大教授的讲座,我一边听一边记,3个小时一转眼就过去了,一直着都不觉得累。"  相似文献   
73.
沟通.无论在何时何地都是一种不可或缺的领导智慧、成功智慧、完胜智慧。在经济全球化的当今世界,国与国之间充斥着疆土纷争、经济利益纠葛,沟通是必需的缓冲矛盾与解决问题的手段;在一个国家中,政府与民众的许多分歧也需要通过沟通来达成共识;在职场上,上级与下级也需要沟通,才能形成合力。沟通,无处不在.没有沟通的社会将是一个死寂的世界。  相似文献   
74.
"民主"是中国政治实践和思想界中的一个最为突出的概念和观念,但是流行的民主观念却不是以中国学术界的原创性研究为基础的,从而导致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巨大张力,中国实践上的制度形式因为在既定民主理论中没有表述而不认为是民主的,结果便是政治上的妄自菲薄。本访谈围绕杨光斌教授近年来关于民主理论的一系列基础性研究而展开。在民主观念上,杨光斌主张低调的民主观,对高调民主口号进行了严肃的理论审视。对于流行的"竞争性选举"的历史分析和语言哲学解读会让读者对选举与政体之间的复杂的关系有更审慎的认识;在认识论上,杨光斌教授认为民主等于竞争性选举是冷战时期意识形态战争的产物,是一种二元对立的民主观,而政治学产生以来的判断政体的一个重要标准是政体之间的近似性。看问题的角度变了,结论也就不一样了。谈到自由民主理论的种种问题,绕不开的是在中国流行的公民社会理论,对此杨光斌教授主张社会应该有一定程度的自治,但社会自治与民主政治的关系既有好也有坏。正因为自由民主理论本身的这些问题,其在实践中导致了"无效的民主"甚至国家失败。对此,不同于西方思想界关于民主化挫败的理解,杨光斌教授提出了影响深远的关于民主的同质性条件理论,并从国家建设角度提出了"民主形式之间的词典式关系"即民主的正方向:法治民主—分权民主—选举民主,而第三波民主化国家之所以问题重重,就在于其反方向性。理论需要解构更需要建构,基于中国历史文化以及比较政治发展的普遍化的制度形式,杨光斌教授提出了超越自由民主的"可治理的民主"。我们相信,杨光斌的民主理论研究将有助于提升我们对民主的认识和理解,虽然其中有关见解的争议是必然的,但是这种原创的基础理论研究却是中国所急需的。  相似文献   
75.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10月23日闭幕,明确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重大任务。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全会公报中,"法治"一词出现了50余次,"依法治国"也是高频词。  相似文献   
76.
《各界》2012,(8)
1907年,已40岁的蔡元培留学德国,在以“实干精神”著称的“莱比锡大学”从事心理学、美学、哲学研究。其间,蔡元培发现德国的六学管理十分民主。校长和各科学长由教授会公选,每年更迭一次。  相似文献   
77.
耿振善  董月 《人民法治》2018,(12):54-57
张晋藩,1930年出生,辽宁沈阳人。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史学研究院名誉院长。新中国法律史学的主要开拓者和奠基人。1952年中国人民大学法制史专业研究生毕业。1952年至1983年在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担任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1983年至今,在中国政法大学从事中国法制史教学与研究工...  相似文献   
78.
李国梁教授,一位潜心研究华侨华人经济的学者。1942年生于湖北随州。1965年武汉大学历史系毕业,后留校任教。1965年至1991年他先后任厦门大学南洋研究所(现为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实习研究员、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1992年起任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教授。在行政方面,他于1984年至1990年任厦门大学南洋研究所副所长,1990年至1997年任厦门大学科研处副处长。  相似文献   
79.
韩广富 教授     
《理论月刊》2012,(1):2
韩广富教授,男,1965年出生,吉林省辉南县人,法学博士,现任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导师;兼任吉林大学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吉林省高校思  相似文献   
80.
【背景】在我国,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一些地方的教育、卫生等事业单位相继推行了终身教授制度。如,1995年,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在上海市卫生系统率先推行了终身教授制度;2002年,华东师范大学开始实行终身教授制度;2009年,山东大学实施终身教授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