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2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2篇
外交国际关系   4篇
法律   8篇
中国共产党   10篇
中国政治   17篇
政治理论   10篇
综合类   26篇
  2024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61.
浅议案例教学法在法学教学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实践观察的基础上,归纳出法学教学实践中经常运用的几种教学方法,指出了我国法学教学中案例教学法运用的不足,并提出了案例教学法在实际运用中应注意的几方面问题.  相似文献   
62.
1956年《印度教未成年人与监护法》是印度独立后所颁布整理的印度教法的一部分。该法不仅明确了未成年人的年龄标准,而且还对未成年人的法定监护、遗嘱监护、指定监护及事实监护等方面做了详细的规定。该法的颁布,不仅从立法形式上及司法实践中统一了印度教有关于此方面的立法规定,而且在内容上迎合西方民法的发展潮流,增加了许多富有平等自由精神的规定,颇值得我们关注。  相似文献   
63.
朱泓 《世纪桥》2012,(11):104-105
提高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实效性的关键在于:教学模式的改革和教学内容以及培养模式的改革,这一点越来越成为制约大众化背景下创新人才培养的瓶颈。高校在创建国际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进程中,加快推进教学模式从传统的知识传授型向研究型转变,努力建构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的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自主研学、网络助学的教学模式,为创新人才成长搭建了宽广舞台,有效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的提升。探讨了改进高校教育和研究的理念、思路、导向、内容等方面的对策,以适应创新能力培养的要求,使高等院校的课堂教育成为符合培育创新人才的阵地,推动社会进步。  相似文献   
64.
在全面依法治国视域下深入探讨国法与教法教规的关系,引导信众处理好二者的关系,对于推进宗教领域法治化建设、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具有重要意义。国法与教法教规作为不同的律法规范,既有本质的区别也有辩证的联系,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在现实中也存在国法与教法教规不相协调的问题。对此,要以国法为本,尊重教法教规,完善宗教领域立法,切实依法管理宗教事务。  相似文献   
65.
创造性思维是一切创造活动的核心,是造就创造性人才的前提。在科技飞速发展,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教育工作者应该把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首要任务,并在日常教学中加以引导。怎样实现教法与学法最优结合,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是时代的呼唤,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66.
当前高校法律基础课教法改革的方向 ,应该突破传统的教法模式 ,形成以纵向“案例导向法”和横向“合作互助法”为主导的 ,并与多种教法共同构成的新教学方法体系。为取得显著的教学效果 ,需要改变教学观念并在教学中采取相应的一系列措施。  相似文献   
67.
俎瑞琴 《前沿》2005,(6):74-75
本文从学习的本质在于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创造;科学方法论是实现学与教两者统一的重要指导理论等方面谈了将学法融于教法之中的点滴体会。  相似文献   
68.
基本国情教育的"中井院教法"是根据中央赋予的办学要求和功能定位,按照发扬传统、发挥优势、发展特色的原则,依托江西尤其井冈山及其周边地区独特的国情资源,研究、开发并形成以反映当代中国尤其中部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为内容的特色课程体系。它是以案例教学和社会实践教学为主、具有较强说服力和吸引力的独特教学形式和方法。  相似文献   
69.
70.
随着高校扩招政策的实施,民办教育蓬勃发展,这为民办院校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为缩短民办院校与公办院校音乐专业教育的距离,需要找出一套适合民办音乐专业教师与学生适用的声乐课程的教学方法,以及创建评判机制来应对教学效果与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