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5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4篇
法律   111篇
中国共产党   24篇
中国政治   32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1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刘美兰  黎阳 《人民公安》2006,(10):26-28
2006年3月17日,湖北省蕲春县人民法院对被称为“黄冈打黑除恶第一案”的佘昌明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案件作出一审宣判,组织者首犯佘昌明因犯组织领导黑社会性质组织、赌博、非法拘禁、寻衅滋事、敲诈勒索等八项罪名被判处有期徒刑20年,主犯陈学钢和佘雄伟都被判处有期徒刑20年,团伙的其他10名被告人被判两年至13年有期徒刑。审理此案,社会关注。然而,有谁知道,成功打掉这一无恶不作、肆虐多年的犯罪集团,凝聚着黄冈广大公安民警的几多艰辛、几多汗水、几多智慧。  相似文献   
82.
1932年冬,红军恢复并发展了闽西根据地。红军在闽西的胜利,震动了闽中“地头蛇”卢兴邦,他倚仗着一师之众的兵力,盘踞在沙县、将乐和顺昌一带,勾结当地土豪劣绅,组织大刀会,扩大反革命势力,企图顽抗。这些地主土匪武装,奸淫烧杀,敲诈勒索,横行霸道,无所不为,加上苛捐杂税,真是怨声载道,民不聊生,到处是一片荒凉景象。  相似文献   
83.
在福建山区的一个小村落,从2005年6月开始,单独改建而成的一座二层楼房里,成立了福建省某监狱直属六中队,专门收押艾滋病罪犯。 这幢小楼关押的都是在福建省被判刑人狱的男性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他们的年龄在20岁至50岁之间,过半数的人是因涉毒犯罪,也有的是抢劫或敲诈勒索等罪,刑期短的2~3年,长的接近20年。10多名狱警在这里日夜管理着这些特殊的罪犯。  相似文献   
84.
本文从剖析今年以来陕西省发生的几起以爆炸、投毒等相威胁的敲诈勒索案件入手,对当前敲诈勒索案件的动向、成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打防对策。  相似文献   
85.
于志刚 《人民公安》2007,(19):58-59
当下,利用汽车故意制造交通事故的"碰瓷"事件屡见不鲜,然而本文所述的"碰瓷"案件却引起了定性的争议:四名犯罪嫌疑人虽有敲诈勒索的故意,但却因"碰瓷"事件致使同伙死亡。  相似文献   
86.
郭庆晨 《党课》2008,(5):125-126
在我的印象里,人们对敲诈勒索、坑蒙拐骗之类的丑行一向是憎恨不已,继而痛打之、猛击之的。可是,近些年来,社会上不断出现假冒身份敲诈行骗的人,其中不乏假组织部长、假首长秘书、假军人、假媒体记者,等等。最近,《震惊椰岛的假记者诈骗案》(载《浪淘沙丛书——新闻纪实系列》2007年11、12期合刊)又向人们曝光了一个以林明豪为首的假借《中国法制新闻》海南代表处名义行骗的假记者团伙。  相似文献   
87.
本文以一则案例为分析视角,对盗窃机动车牌以讹诈车主钱财的行为应如何定罪做了简要的论述,以期对相关司法实务的开展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88.
阿丽 《廉政瞭望》2007,(9):48-49
一位处级干部在即将晋升之际,屡次被人敲诈勒索。为了保住爱子前程,其母不惜以自己的生命作为代价,将敲诈勒索者杀死,并服毒自杀,上演了一场令人震惊的护犊悲剧!  相似文献   
89.
对于有组织地利用自媒体等信息网络平台,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以曝光负面信息或不实信息相威胁或曝光相关信息后提供有偿删帖服务等方式,多次索要他人财物或强迫提供服务、销售商品,严重侵犯他人人身和财产权利,扰乱社会秩序,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依法认定为恶势力组织。对于以威胁手段索要他人财物或强迫提供服务、销售商品,应当从被害方是否有涉案服务或商品的正常需求、行为人是否实际提供服务、商品服务及其对价是否合理、主观目的和侵害的法益等方面准确区分认定为敲诈勒索或强迫交易。  相似文献   
90.
正本刊讯2013年2月18日,江苏省张家港市人民法院组织全市22名中小学生参加了"法庭开放日"活动。活动中,学生们旁听了一起敲诈勒索案案件的宣判,倾听了法律讲座、参观了少年法庭、羁押室和青少年维权展示室。少年法庭陈美芳庭长用生动形象的语言,结合真实案例,以互动问答的方式告诉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应如何用法、守法,在面对危险和侵害时应如何保护自己,并在讲课过程中随机提问,孩子们踊跃举手回答问题,在一问一答中加深了对法律常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