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3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6篇
中国共产党   18篇
中国政治   13篇
政治理论   3篇
综合类   6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余路  俞爱月 《世纪桥》2009,(9):76-77
文章从人格特征、社会支持及应付方式的概念、研究现状,特别是三者之间的相关性研究进展等方面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12.
张建梅  李传珂 《传承》2011,(27):48-49,87
考察广西高校大学生党员、预备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和团员四类大学生心理压力、应付方式与心理健康之间的特点,并探讨三者之间的关系,据此对当前广西不同类别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其采取有效的应付方式,这对于更好地维护和增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帮助他们更好地完成学业,摆脱心理困境和不良情绪,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会计进行管理和核算,当社会经济在某个阶段发生重大变革时,与之相适应的会计核算内容也随之变化,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管理的需要。因此,会计作为一门管理科学,也是与时俱进,不断吸收和丰富自己的核算内涵。针对会计学科的时效性特点,那么,如何教学生以不变应万变,是摆在财会教师面前急需解决的一个课题。  相似文献   
14.
作为典型行政执法部门的G市工商局A分局在绩效评估过程中遭遇了三个方面的困境,具体表现在:绩效评估需要与控制和政策需要之间的冲突与平衡;执法结果受到很多不可控因素的影响;"顾客"身份的多元性与冲突性加剧了评估信息的稀缺性。这些困境的产生一方面源自于政府绩效评估不同于私人机构绩效评估的公共性,另一方面源自于行政执法部门作为"应付型组织"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15.
《学理论》2013,(36)
探讨高职院校大学生应付方式的特点,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采用应付方式问卷对高职院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评估和调查高职院校大学生应付方式及特点。对不同专业、不同家庭经济状况的高职生应付方式进行多重比较后发现,不同专业的高职生在自责和求助因子上有统计学差异。家庭经济良好的高职生与家庭经济困难的高职生在自责、合理化因子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应加强对高职院校文科专业、艺术专业及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积极应付方式的训练。  相似文献   
16.
奚居辉 《江淮》2012,(12):50-51
当前,开展工作检查、评比和考核突出存在三种现象:一是应付。一个单位或一个地方但凡标语悬挂,彩旗飘扬,肯定是上级要来检查工作,或是进行工作评比、考核;只要是交通要道口有警察把守,那肯定是有重要的公务车辆通过;只要是大街小巷和小区内外处处可见诸如"志愿者"之类的人员,那一定是在迎接文明创建检查,评比,考核。二是搞突击。由于平时工作不到位,  相似文献   
17.
监狱服刑人员应付方式研究旨在探讨服刑人员在监管场所的应付方式。结果表明:在应激状态下,服刑人员能采取积极的应付方式;自责、幻想、退避、合理化四个因子上,暴力犯的得分要高于毒品犯,除在合理化上有显著性差异外(P〈0.05),在其他三个因子上均无显著性差异;不同服刑时间应付方式无显著性差异;服刑人员各种应付方式的使用上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所有这些令领导忙得团团转的应景、应酬、应付之事,无一不是得到领导指示、授意、首肯的。领导部署和安排了这些活动,又被这些活动控制和左右,这是一种悖论现象  相似文献   
19.
《农村青年》2006,(2):62-63
问:我是某食品公司的冷库工,没与公司签订劳动合同。后来,因工作强度大、没有节假日,每天工作10多个小时,我最终病倒在工作岗位上。病好后,我却被公司以旷工为由辞退了。后来,我拿到了公司的考勤表,发现上面并没有自己旷工的记录。于是,我要求公司支付我工作期间的加班工资及经济补偿金。可食品公司却断然拒绝。请问,公司这样做对吗?  相似文献   
20.
"落实任务敷衍应付""口号响当当、服务冷冰冰""拖欠支农惠农资金"……这些不良行为都被纳入沈阳市康平县专项整治基层干部损害群众利益问题工作中。近年来,康平县委以"零容忍"的态度狠抓问题整改,认真解决和严肃查处了一批涉及民生、损害人民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基层干部工作作风有了明显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