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190篇
  免费   344篇
  国内免费   237篇
各国政治   789篇
工人农民   1305篇
世界政治   216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590篇
法律   8741篇
中国共产党   31506篇
中国政治   39432篇
政治理论   8304篇
综合类   12943篇
  2024年   142篇
  2023年   838篇
  2022年   633篇
  2021年   767篇
  2020年   1091篇
  2019年   771篇
  2018年   388篇
  2017年   754篇
  2016年   1399篇
  2015年   2830篇
  2014年   10633篇
  2013年   10294篇
  2012年   11493篇
  2011年   9281篇
  2010年   8525篇
  2009年   8823篇
  2008年   8731篇
  2007年   6492篇
  2006年   6641篇
  2005年   4551篇
  2004年   3055篇
  2003年   2663篇
  2002年   2322篇
  2001年   1839篇
  2000年   1285篇
  1999年   220篇
  1998年   96篇
  1997年   54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强调,要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这是对我国文化创新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就新时代文化创新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回答了新时代为什么要推进文化创新、如何推进文化创新等重大课题,为新时代推进文化创新提供了根本遵循。新时代推进文化创新,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本质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支撑,是回答当今世界提出的重大课题的必然选择。新时代推进文化创新,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守正创新,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充分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的活力。习近平关于文化创新的重要论述,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文化创新和建设的理论,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指明了方向,为人类文明创新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  相似文献   
22.
《新东方》2020,(2)
詹贤武先生的近著《黎族文化主体性问题研究》是一部研究海南黎族文化方面的力作。作者从黎族文化本体论、黎族文化主体性描述和黎族文化发展论三个方面对黎族文化主体性问题进行深入探寻,对提高黎族人民的文化自信,构建和谐的民族关系,保持中华文化的多样性,提升黎族文化的影响力,促进黎族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该著不仅在海南地方学的学术上有继往开来、深入发展的贡献,而且为海南黎族文化建设、海南特区经济社会发展、自贸港建设提供了决策上的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2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课教学中实现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直接体现在知识教育与价值观教育相互渗透的过程之中,体现在以情感为媒介实现由知识向价值的转化过程之中。红色文化融入"纲要"课教学能够丰富"纲要"课的知识性,提高大学生的学习兴趣;红色文化融入"纲要"课教学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有效提升"纲要"课教学的价值性。红色文化融入"纲要"课教学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还存在众多薄弱环节。通过"纲要"课程课堂专题教学、课堂实践教学和课程网络平台等路径将红色文化融入"纲要"课教学改革创新中,能够有效实现"纲要"课教学中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  相似文献   
24.
图片报道     
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城市社区社会治理新格局,营造良好的社区环境,发扬志愿服务精神,12月14日上午,汶上县西城社区联合汶上县西顺纺织有限公司党支部、山东正权纺织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党支部到金星花园小区开展"红盟助力情暖万家——清洁家园喜迎新年"志愿服务活动。公司党支部全体党员、入党积极分子、企业班组长,西城社区全体社工参加了活动。  相似文献   
25.
袁文良 《党课》2020,(3):102-103
灯谜,亦称谜语,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传课间开眼界统文化中的一门综合性艺术。说起灯谜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夏朝,当时社会上出现了一种用暗示来描述某种事物的歌谣。到了春秋时期,这种歌谣演变发展为“廋辞”“隐语”。  相似文献   
26.
刘军 《共产党人》2020,(2):23-25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指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广泛凝聚人民精神力量,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深厚支撑”,“完善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体制机制”。自治区党委十二届八次、九次全会提出“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扶持发展文化体育等生活性服务业”“加快建设全域旅游示范区”。  相似文献   
27.
28.
徐斌  陈阳波 《人民论坛》2020,(14):133-135
红色资源是我们感受、传承、发扬红色文化的重要载体。发挥红色文化鼓舞人、激励人、启迪人的作用,要充分挖掘、深入阐释、活化利用好红色资源,让人们真正"有心学""有法学"。传承红色基因、发扬红色传统、传播红色文化,不仅要永葆党员干部的政治本色、为民本色、精神底色,也要重视民间力量和社会力量,引导其参与红色资源保护,让红色传统在历史中生成,在时代中延续;在守正中创新,在变革中发展。  相似文献   
29.
公共性是乡村文化治理的重要基础和动力,主要包括乡村文化治理实现公共利益的本质规定、依托公共空间的场域载体、嵌入公共权力的过程驱动和培育公共精神的目标结果等多个方面。乡村文化治理始终体现公共性是治理的理想状态,现实中却真实存在公共议题失语、场域空间萎缩、行政伦理失范、公共精神淡化等公共性缺失困境,乡村文化治理效能大打折扣。在乡村振兴背景下,需通过形成社会组织、整合文化资源、完善民主制度、培育现代政治文化等多重途径,优化乡村文化治理元素和结构,实现乡村文化治理的公共性“再造”。  相似文献   
30.
胸藏文墨虚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古今中外,对于读书学习均推崇备至。“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能读书才必博”等论及读书的名言佳句比比皆是。尤其在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中,历来尊崇书香门第,所谓“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苏秦悬梁刺股、匡衡凿壁偷光等关于刻苦读书的励志典故人们更是耳熟能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