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22篇
  免费   51篇
各国政治   163篇
工人农民   143篇
世界政治   288篇
外交国际关系   269篇
法律   546篇
中国共产党   1348篇
中国政治   2250篇
政治理论   384篇
综合类   48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111篇
  2014年   453篇
  2013年   530篇
  2012年   587篇
  2011年   910篇
  2010年   745篇
  2009年   428篇
  2008年   417篇
  2007年   513篇
  2006年   190篇
  2005年   130篇
  2004年   103篇
  2003年   113篇
  2002年   98篇
  2001年   103篇
  2000年   188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41.
将军的脚步     
不要让返乡的脚步惊动那些往事,不要。 在那密密的林子下面,埋藏着八十年的故事, 故事里有你有我,有火光有血流…… 如今在那高高的山岗上,  相似文献   
142.
套在中国文学上符咒般的焦虑彻底放下了。那只悬在楼上的靴子终于掉下来了,因为该得的奖项终于得到了莫言获得2012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在中国引起了非常多样而有趣的反应。在没获奖之前,许多人觉得中国本土作家不可能得奖,因为作家不够普世不够风骨,总之不够标准。但瑞典文学院没理会这些微博上的议论,比我们胆子大一些。在发奖之前笔者曾多次说,如果华人得到诺贝尔文学奖,莫言是内地无可争议地最接近这一奖项的,但  相似文献   
143.
任玉梅 《当代贵州》2013,(15):25-25
5月12日上午10点,贵州省图书馆二楼学术报告厅内人头攒动,一场题为"反思我们的文学传统"的讲座正在进行. 讲台上,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陆建德洋洋洒洒地脱稿而谈.从沿袭千年的私塾教育到1905年清朝废除科举制度,从古代文人的自恋与党争到近代文学"两条路线"的误区……陆建德娓娓道来,引导听众一同探讨和反思中国千年来的文学传统. 台下,300余名听众座无虚席.他们中有慕名赶来的青年学生,有80多岁仍孜孜不倦的耄耋老人,不少人一边聚精会神地听讲,一边埋头做笔记. 这是贵州知行讲坛第33期讲座现场的盛况.  相似文献   
144.
谢轶群 《同舟共进》2012,(12):68-70
世界上没有哪个奖项像诺贝尔奖一样经营得这么成功,每年"开奖"都会成为全球关注的重大新闻。这得益于它丰厚的奖金,得益于一套相对合理的评奖机制,也得益于举办者是较少卷入国际利益纠纷、多数时候能保持客观中立的北欧小国,100余年来能保持评奖结果总体上的公正权威(尤其在自然科学奖方面)。在社会舆论上,诺贝尔奖则常常成为一个国家、民族的科学文化事业在世界格局中地位的判断依据——尽管在评价标准上,对和平  相似文献   
145.
马卡丹 《学习导报》2013,(20):42-43
敞开怀,最后一次让婴儿的小嘴贴紧乳房。小嘴吮吸着,急切、贪婪,小嘴的上方,那双早已蓄满泪水的眼睛终于开闸,泪水啪嗒、啪嗒,降落在婴儿的唇边,泪水与乳汁交融。  相似文献   
146.
赵丹 《法制与经济》2013,(5):100+102
文章重点就当前电大汉语文学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阐述,并就改进电大汉语文学教学的主要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7.
沿着莲石路西行,穿过永定河上的漫水桥,抬头望去眼前是苍松翠柏,一片葱茏。这就是位于西山脚下,永定河畔的回民公墓。  相似文献   
148.
排湾族作家亚荣隆·撒可努以其丰富的文学创作再现了山林民族的生存智慧、生态伦理观念以及现代化进程中所面临的困境,并鲜明地表现出召唤集体记忆和复兴民族传统文化的创作意图。亚荣隆·撒可努的创作之所以能取得较高的文学成就,不仅在于深邃的创作主题,更得益于他在创作中较好地运用了“回归”、“返魅”和“讲故事”的书写策略。  相似文献   
149.
1942年至1944年间,伪满文坛出现了"大东亚文学"的潮流。被认定为"弄潮儿"的古丁,由于留下了三次参加大东亚文学者大会的经历而难辞其咎。古丁与"大东亚文学"的关系,于是成为作家作品研究的一个重要话题。本文从作家真实经历与文本深层解读两个视角,对这一时期的古丁进行了实事求是的现代解读,力图触及伪满作家作品研究的复杂与艰难,并借此找到古丁研究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50.
自行车后座上驮着几只铁皮箱子在前,毛驴呼哧呼哧拉着满满一车乱七八糟的家什在后……“放电影的来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