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65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36篇
各国政治   82篇
工人农民   80篇
世界政治   297篇
外交国际关系   133篇
法律   1231篇
中国共产党   4470篇
中国政治   6240篇
政治理论   1193篇
综合类   1600篇
  2024年   36篇
  2023年   248篇
  2022年   276篇
  2021年   308篇
  2020年   302篇
  2019年   144篇
  2018年   86篇
  2017年   117篇
  2016年   215篇
  2015年   487篇
  2014年   1669篇
  2013年   1850篇
  2012年   1356篇
  2011年   1176篇
  2010年   1264篇
  2009年   1173篇
  2008年   1397篇
  2007年   863篇
  2006年   741篇
  2005年   446篇
  2004年   261篇
  2003年   304篇
  2002年   228篇
  2001年   182篇
  2000年   142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生态环境危机呼唤生态文明建设 ,建设生态文明的起点在于从工业文明意识到生态文明意识的转变 ,行为上从不可持续发展到可持续发展的转变。  相似文献   
182.
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我国政治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然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作为一个理论创新,人们对其认识还不够全面和深入,有些方面还存在偏差,有必要加强学习和研究。本文就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提出及其深刻的理论意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科学涵义和主要内容,如何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等问题发表一些不成熟的看法,力求有助于这种学习和研究。  相似文献   
183.
马捷莎 《新视野》2003,(6):39-40
社会文明是由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组成的有机整体。社会文明既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相互作用中平衡发展,又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不平衡的交错中发展。因此,社会文明是一个动态平衡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84.
政治文明作为人类文明整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整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 ,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地位和不可替代的作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物质文明的“晴雨表” ,是精神文明的“主心骨” ,是生态文明的“保护神”。  相似文献   
185.
从社会学的视角分析城市发展与文明进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是人类文明史的伟大产物,城市发展与文明进步紧密相连。从社会学分析的视角,比较城市与乡村的本质,可以更清晰地了解城市经济、技术、生活方式特别是文化等方面的特点。城市是人类文明的体现者和人类文明的开放、交流、传播和融合的中心地,城市的发展实质上体现了人类文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6.
教育改造是建设现代化文明监狱的基础工作,同时也是监狱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改造可以推动现代化文明监狱的建设进程,现代化文明监狱的建设又为教育改造工作的深入发展拓展了更大的空间,二者相互联系,互为要求,相辅相成。建设现代化文明监狱对教育改造工作的要求是多方面的,文章从干警意识现代化、教育思想现代化、教育手段科学化三个方面为如何建设现代化文明监狱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7.
一、城市化与城市化道路(一)城市化的内涵和衡量城市化或城镇化(Urbaniza—tion)是指第二、三次产业在城镇集聚,农村人口不断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使城镇数量增加、规模扩大,城镇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向农村扩散,城镇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向农村普及的经济、社会发展过程。“Urbanization”一词一般译为“城市化”,主要用于说明国外的乡村向城市转变的过  相似文献   
188.
儒家仁学与普遍伦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儒学是世界上少有的几个历史悠久、积蕴丰厚、影响巨大的思想化体系之一,它可以与基督教化、伊斯兰教化、印度教与佛教化相并立。儒家仁学,也可称为仁爱通和之学,是儒学的精华,最具有普世性,它可以为人类普遍伦理提供重要的思想基础。仁爱之心是一铆道德行为的基石,培养爱心,扩充爱心,是建设道德明的基础性工程,建设普遍伦理最紧迫、最因难的任务是将爱心扩充到全人类。儒家强调“四海之内皆兄弟”,视天下犹一家,人类只有具备了此种情感和意识,普遍伦理建设才能顺利进行。同样,通和之学用之于道德,便要求打破以部为空的狭隘性,淡化族群仇恨心理,实现真正的博爱。总之,儒家仁学,包括它的仁爱通和之学,会为普遍伦理的建设提供有价值的理念。  相似文献   
189.
190.
遵义地区历史悠久。在春秋战国时期,遵义地区曾是巴、蜀、夜郎等国的领地。西汉时期,在这里设置犍为郡,郡治在邑县,即今遵义市西北。唐代贞观十三年建播州,十六年(642)年,改播州所辖罗蒙县为遵义县:这是遵义得名之始。从唐未历五代、宋、元、明代计725年,播州为杨氏土司世袭统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