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世界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51篇
中国政治   22篇
政治理论   3篇
综合类   1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70年前,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艰苦岁月,毛泽东同志发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要求革命文艺工作者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振奋精神,加强团结,坚持正确的文艺方向,为完成民族解放任务做出积极贡献。《讲话》是一部关于革命文艺的,也是关于革命的思想工作的辉煌著作。《讲话》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确定了党对文艺工作的基本方针,论述了文艺与人民、文艺与政治、文艺与生活、文艺与时代、内容与形式、继承与创新、歌颂与暴露、普及与提高、世界观与文艺创作等一系列重要问题,提出了许多富有创造性的理论观点。  相似文献   
12.
杨建生 《前沿》2010,(2):152-155
从少年时期到"五四"前夕,瞿秋白受"避世复古"人生观和思想倾向影响,萌生了强烈的救国救民、变革现实的心愿,并立下"以文化救中国"的宏愿,这是瞿秋白文艺思想发生的思想文化背景。后在"五四"运动洪流的洗礼下,瞿秋白独特的文艺社会学话语形态初见端倪,这是瞿秋白文艺思想孕育、萌芽阶段;从1920年秋踏上赴俄旅程到回国参加政治运动这段时间,是瞿秋白文艺思想的形成发展阶段;1931年,瞿秋白开始领导"左联"和苏区文艺运动,这是瞿秋白文艺思想渐趋成熟阶段,其中最具标志性的文稿便是《〈鲁迅杂感选集〉序言》的发表。  相似文献   
13.
陆晓光 《南风窗》2008,(11):34-37
王元化先生去世了。去世前一个月,先生在病床上与人聊天:"如果说我的一生有什么一贯的东西.那么这就是反思。"先生的"反思",首先是指对自己思想进行反省检讨。在《我的三次反思》中,先生自述这三次反思分别发生于抗战时期40年代,新中国的50年代,以及上世纪末90年代以来。其时先生分别是20岁青年,三四十岁壮年,七八十岁老年。  相似文献   
14.
曹植不仅在自觉的文学理念指导下进行创作活动,同时他也在文学创作中自觉地建立起了自己的文艺思想体系。本文以其诸多作品为着眼点,从雅好慷慨的情感倾向、艺术神思和注重对偶三个方面阐述了他的文艺思想。  相似文献   
15.
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京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这次讲话既追本溯源,又紧扣当下,在肯定成绩、分析形势、查找问题的基础上,针对文艺工作领域的一些重大问题进行了深刻阐述,尤其是重点回答了文艺工作应该为了谁、依靠谁、怎么做的问题,体现出习近平同志关于文艺工作的深入思考。文章在分析时代国情背景和思想理论渊源的基础上,提炼习近平文艺思想的主要内容,总结其对我们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文艺工作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文艺为人民的革命事业服务是个根本问题,强调应实行政治与艺术相统一的文艺批评标准,其阐明的文艺思想仍具有不可超越的指导意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全面总结毛泽东文艺理论的基础上应建构起属于新的时代的文艺理论。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不仅科学全面地阐明了无产阶级革命和关于人的解放的理论,而且深刻地论述了一些富有启发性的文艺思想。这些文艺思想对于鉴别各式各样的文艺思潮和建构当代形态的文艺理论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讲话》是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的光辉文献。《讲话》的问世,标志着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直到今天,《讲话》的基本观点、主要精神,仍然是我们党和国家制定文艺政策的理论基础。在全面开创  相似文献   
19.
文学是客观现实的反映,还是作家主观意识的产物?这一问题历来是文艺界争论不休的问题。鲁迅先生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一文中,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中国传统的“知人论世”的文学批评方法,深刻阐述了文学与社会政治、时代风尚、作家个性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为后世的文学研究提供了科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纵观马克思浪漫主义文艺思想的发展历程,在马克思的早期文学实践尤其是诗歌创作中,就明显表现出对浪漫主义的接近、吸收和偏好,直到他诗人之梦未能实现后,他献身浪漫主义的想法才趋于消逝。也就是说,在马克思早期的诗歌创作中对浪漫主义是充分肯定的,不仅没有提出尖锐批评,而且投注了巨大的热情,表现出超乎一切的推崇和尊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