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篇
  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3篇
世界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3篇
法律   3篇
中国共产党   23篇
中国政治   59篇
政治理论   13篇
综合类   19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41.
由于受西方现代和后现代文化艺术的影响,当代中国文论逐渐成为一种包括哲学、社会学、心理学、传媒学于一身的泛文化研究理论。研究者不研究文学本身,而是热衷于文学概念、理论流派的研究,文学批评学变成了文学表扬学。中国文论的新时代视野,应该包括中国文艺理论的传统性与现代性整合的整体理论,从全盘西化的文论盲视中走出来,重新走近经典,发掘中国文化精神的本源,重申中国文论守正创新和不断世界化的新战略。  相似文献   
42.
高铭暄 《现代法学》2000,22(6):153-154
《关于惩罚的哲学———刑罚根据论》是一篇难得的刑法学优秀博士论文 ,其结构合理 ,内容丰富 ;文论新颖 ,颇多创见 ;锐意开拓 ,构建新说 ;论证充分 ,论据有力 ;文笔畅达 ,清新可读。  相似文献   
43.
残雪的文学批评似乎有意放弃了惯常文学理论的言说模式和学理分析,从自己的主观感受出发,致力于作者与批评家之间心灵的对话,以隐喻的形式表达对作品整体的直觉体验,理性的议论之间充满了丰富的意象和丰沛的激情,呈现出鲜明的诗性特征。残雪的文学批评汲取了西方文论的艺术营养,更有与中国文学批评传统的千丝万缕的联系。  相似文献   
44.
何燕 《世纪桥》2008,(7):124-125
语文教学,既有工具性作用,也有人文性特点,两者都需要重视。在教学工作中,要超越两者的分割,围绕以学生为中心来设计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45.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的历史时期,对构建高职院校党内和谐机制进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论述了构建高职院校党内和谐机制应把握的几个问题以及构建高职院校党内和谐机制的途径.  相似文献   
46.
褚燕 《理论月刊》2005,(6):141-142
在中国古代文论的诗性传统中,<文心雕龙>和<原诗>表现的理论系统性和理性精神可谓特立独出.它们体现出来的"异",以及"变异"的内在原因是值得深入探求的问题,从其理性精神的源头和"以论论文"的角度或许可以寻找出这两部文论专著产生"变异"的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47.
《源氏物语》与《蜻蛉日记》两部文学作品之间关系密切,《源氏物语》是《蜻蛉日记》的继承、扬弃与超越。本论从两位女性作家的执笔动机、文论观念、女性意识3个方面推考两部著作的内在联系。两部作品中的若干相同与相似重申了被男性主流文学掠过边缘经典女流文学的价值,正是这一边缘经典文学更为真实记录了当时社会现状、女性思想、男女的情感生活,两位女性作家的叙事才情更是勿容忽视。  相似文献   
48.
"诗性"与"理性"足可以分别代表东西方文学理论批评的本体精神。在当今"文化失语"与"话语重建"的背景下,张胜冰教授新著《诗性与理性》致力于中西文论的本体精神探求,尝试在对话中重释传统,走一条中西诗学在当代的文化整合、融通互补的新路。对话包括"对古典诗学遗产的再阐释"和"理论心态的调适"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49.
《学理论》2015,(15)
"言"与"意"的关系,即人的语言与语言所要表达的对象、意义之间的关系。秦汉之前,"言""意"主要是哲学及语言学的概念;从魏晋南北朝开始,"言"与"意"以不同的关系学说被引入到文学理论领域,成为重要的理论范畴,对其后的文艺理论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50.
对中国古代文论话语进行现代阐释是中国比较文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 ,在比较文学的研究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要使这种阐释具有科学性又卓有成效 ,就不能不首先研究方法问题。本文针对具体的话语阐释问题 ,提出了一套现代阐释的方法 ,即概念原始法、义理梳理法、深化阐释法、异同比较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