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3篇
法律   9篇
中国共产党   4篇
中国政治   11篇
政治理论   8篇
综合类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较量     
张振旭 《党政论坛》2011,(12):45-45
在她读旧金山州立大学的期间,家里发生了变故。父亲听从一位叫斯科特美国商人的怂恿,与他合伙投资开了一家电子公司。结果,斯科特转移走父亲所有的投资的资金,宣布公司破产倒闭。父亲血本无归,负债累累。为了还债,父亲变卖了家里的东西,一家人只好搬迁到一处不足80平米的出租房里住下。她大学没有毕业,迫于生活压力,在一家建筑公司找到一份工作。上班头一天,  相似文献   
22.
贝文力 《党政论坛》2012,(22):47-47
在俄罗斯,伊万·尼古拉耶维奇·克拉姆斯科伊的《陌生女郎》可谓家喻户晓。原作悬挂在收藏俄罗斯艺术品最多的莫斯科特列季亚科夫画廊里。其复制品几乎随处可见。对俄罗斯人来说,这一形象已是那么熟悉,但同时,其神秘性从问世至今去口丝毫未减,依然是位“陌生女郎”。  相似文献   
23.
董雪飞  田静 《前沿》2012,(19):183-185
斯科特·拉什在批判经典文化工业理论的基础上,以流动的民族志方法研究一系列媒介文化产品的跨地域变化,提出全球文化工业理论,其核心命题是媒介的物化和物的媒介化.拉什全球文化工业理论实质上是一种后现代多元差异理论,其致命缺陷是建构了一个生产社会与符号社会的二元分析模式,对全球文化工业缺乏政治经济学的批判和反思,并忽视了阶级、性别、种族等因素对全球文化工业生产、传播和消费的影响.  相似文献   
24.
4月26日,美国总统布什宣布福克斯新闻网主持人托尼·斯诺接替斯科特·麦克莱伦,担任新的白宫发言人。这是白宫32年来首次任命一名职业新闻人担任这一职位。托尼·斯诺何许人也?凭什么能获得布什总统如此的青睐?经验丰富的传媒业老手在美国,记者转为白宫发言人仅有  相似文献   
25.
陈序 《党政论坛》2009,(8):42-43
英国首相布朗曾说他的偶像是斯科特船长。现在他确实陷入了斯科特船长的困境。跟他同命运者,有奥巴马,麻生……以及所有面临需求衰退和消费不足的政治家。  相似文献   
26.
“产业集群是最好的投资环境”世界著名经济学家斯科特认为: “在当今世界经济版图上,由于大量的产业集群的存在,形成了色彩斑斓、块状明显的马赛克。世界财富的绝大多数都是在这些块状区域内被制造出来的。”中国经济学家钟朋荣也认为: “产业集群是最好的投资环境”。在领跑中国区域经济迅速发展的  相似文献   
27.
如果说在美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一起引发战争的案件,德雷德·斯科特案应当成为首选。如果参观美国的最高法院,那里会向每一个参观者放一段十来分钟的录像,介绍最高法院的历史。在这短短的十几分钟里,就会提到这起案子,它告诉人们,美国的联邦最高法院也曾经犯过非常严重的错误——甚至是不可原谅的错误。  相似文献   
28.
《观察与思考》2006,(9):5-5
4月23日,美国《洛杉矶时报》发表社论,呼吁总统布什能在改组内阁方面更加大胆,让副总统迪克·切尼提前离任。本月早些时候,原总统新闻秘书、白宫发言人斯科特·麦克莱伦辞职,而卡尔·罗夫也放弃了总统政治顾问一职,被视为白宫希望在11月中期选举之前提升总统布什民众支持率的内阁调整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29.
众言妙语     
《党的建设》2013,(9):53-53
在事情未成功之前,一切都看似不可能。——南非前总统纳尔逊·曼德拉 多数人认为勇气就是不害怕。现在让我来告诉你,勇气是尽管你感觉害怕,但仍能迎难而上;尽管你感觉痛苦,但仍能直接面对。——美国著名作家、心理治疗大师斯科特·派克  相似文献   
30.
作为底层研究的两大主力,斯科特和印度底层学派从底层群体的"主体性"出发,反叛了西方主流思想占据主导地位的精英"政治"观,重新思考和定位第三世界国家底层群体的实践空间及其行动的"政治意义"。然而,尽管斯科特与印度底层学派都承认了底层抗争的"政治性",但对于"政治性"的理解却存在诸多分歧,分别使用了"隐藏政治"和"政治社会"对底层抗争的"政治性"做了翔实的分析,呈现出不同的理论关怀和价值追求。与此同时,两种抗争史的"政治性"解释范式亦存在的固有局限,抗争政治意义在底层群体复杂且流变的日常生活世界中不断地被解构与重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