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35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3篇
各国政治   94篇
工人农民   11篇
世界政治   61篇
外交国际关系   458篇
法律   201篇
中国共产党   316篇
中国政治   541篇
政治理论   144篇
综合类   11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127篇
  2013年   158篇
  2012年   188篇
  2011年   149篇
  2010年   176篇
  2009年   167篇
  2008年   154篇
  2007年   106篇
  2006年   105篇
  2005年   86篇
  2004年   75篇
  2003年   79篇
  2002年   53篇
  2001年   86篇
  2000年   70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吴告 《侨园》2011,(4):21
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炎黄子孙,勤劳勇敢,在世界各地留下了无数丰功伟绩。至今屹立在美国、加拿大、法国、古巴、新加坡等地的华人纪念碑,便是海外华人丰功伟绩的历史见证,也是炎黄子孙与各国人民深厚友谊的象征。美国内华达州在纪念建州100周年的时候,在维吉尼亚市建立了一座华工纪念碑。碑上刻着:"华人先驱,功彰绩伟,开矿筑路,青史名垂"。原来,早在一百多年前,巴拿马运河尚未开凿,美国东西部交通很不便利,于是修建了一条横贯美国东西的太平洋铁路,其中最艰巨的一段工程,主要由华人劳工完成。这座"华工纪念碑"就是为纪念筑路华工的功绩而建立的。加拿大多伦多市士多巴丹拿大道的公园入口处,有一座高11米的铁路华工纪念碑。碑上镌刻:"1880年至1885年,1.7万名中国广东省的劳工,来到加拿大西部,参加穿越洛矶山危险地段的修建……筑路过程中有4000多人丧失了生命,另有数千人在完工后漂泊异乡无法回国……特立此碑以纪念。"此碑是加拿大政府于1989年建立的。  相似文献   
102.
在老龄化加速的当今社会,无障碍旅游的受益者并非仅局限于残疾人或老年人,我们每个人都将从中获益。索克罗·贾博在飞机上期待着与丈夫在新加坡度过一个美好的假期。但当他们到达新加坡"樟宜机场"时,他们等待轮椅升降机足足有一个小时。之后却被告知,使用该升降机必须额外支付11000比索(编者注:约为1500元人民币)。贾博拒绝支付,她最后选择了自行艰难地走下舷梯,她的丈夫则推着轮椅在舷梯下边的停  相似文献   
103.
正2014年1月7日,107岁的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TVB)前董事局主席邵逸夫先生永远离开了我们。邵逸夫先生的一生让我们许多自称为企业家的人汗颜,尤其是那些还不到50岁就退休的企业家和那些还不到60岁就纵情于山水的企业家。而那些痴迷于吃喝玩乐、纵情纵欲,却以种种理由不去做公益慈善的企业家们甚至连汗颜的资格都没有。  相似文献   
104.
侯春灯 《探索》2007,(2):175-177
新加坡注重环境保护,注重住房建设,注重公共设施建设的“三注重”经验,在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值得借鉴。本文在总结新加坡城市及住房建设与管理经验基础上,提出了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城市与住房建设的三点主张:搞好城市绿化布局规划、切实解决“购房贵”问题、分流安置进城人口。  相似文献   
105.
借鉴新加坡经验 推进厦门社会保障性住房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分析了新加坡社会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成功经验,提出对厦门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6.
新马华文报纸话语权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新马两国华文报纸销量、华文教育的发展等多方面的比较研究,指出新加坡华文报纸逐渐被边缘化、作用被弱化的事实.文章认为,新加坡已经失去在东南亚传播中华文化的中心地位,面对社会交流语言加速英语化的现实,华文报纸的社会地位将进一步降低.与此相反,由于马来西亚华人保留完好和系统的华文教育,华文报纸话语权非但没有被削弱,反而得到增强,马来西亚也因此取代新加坡成为在东南亚传播中华文化的中心.  相似文献   
107.
吴伟 《党建文汇》2008,(6):12-12
新加坡《联合早报》5月19日发表题为“从四川大地震看信心、信息、信任与信誉”的文章说,一场突如其来的四川大地震,让中国政府经受了新中国建国以来空前的一场危机、但也可以说是中国政府建国以来最成功的一次危机管理。与以往相比,在展现政府抗击危机方面的信心,占领信息主导权,争取百姓的信任以及赢得国际信誉方面,中国政府此次的表现可说是令人“耳目一新”。文章摘录如下:  相似文献   
108.
新加坡人民行动党改善民生的措施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加坡是一个国土面积狭小、自然资源极度匮乏的小国。1959年成立之初面临着经济停滞、失业、房荒、环境恶化、种族纷争和冲突等严重的民生问题。40多年来,新加坡人民行动党十分注重改善民生,通过实施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快速实现了现代化,政治稳定,政府廉洁,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其成功经验值得我们总结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9.
民情沟通与新加坡人民行动党社会基础的巩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加坡在人民行动党治理之下成功的重要原因就是有效沟通民情,巩固了人民行动党执政的社会基础。人民行动党注重基层组织建设,相继成立了公民咨询委员会、民众联络所管理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基层组织的建立和健全一方面是为了加强对基层民众的控制;另一方面,人民行动党通过这些基层组织加强了同基层群众的联系。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人民行动党又建立了部长定期访问选区的制度。人民行动党注意对弱势群体的关注,致力于推行增加人民资产的富民政策,使人民的资产增殖,照顾了低收入者,从而提高了人民行动党在基层民众心目中的威信。  相似文献   
110.
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新加坡著名经济学家、南洋理工大学亚洲研究所所长陈光炎最近撰文指出,中国的发展对世界不是威胁,而是机遇与贡献。此言一出,立即引起许多人士的关注。从“中国威胁论”到“中国责任论”,再到今天的“中国贡献论”,中国的定位一直就成为国际社会的热门话题之一。勿庸置疑,冷战结束以来,中国不仅为世界提供了重要的战略机遇期,而且在发展自己的同时也为世界和国际社会作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