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3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世界政治   5篇
外交国际关系   5篇
法律   12篇
中国共产党   555篇
中国政治   68篇
政治理论   20篇
综合类   17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71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68篇
  2009年   77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65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0篇
  199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渝文 《法制博览》2011,(9):64-66
国民党时期的江西上饶有过一座出名的监狱——茅家岭集中营。那里关押着八百多名皖南事变中被俘的新四军官兵,在最黑暗的岁月里,我新四军官兵与敌人顽强地斗争,发生了难计其数的可歌可泣的故事——  相似文献   
102.
深圳警备区原副司令员李元成,退职不退志,自愿回到故乡桃源县,带领刘炎村的干部群众,经过几年的艰苦奋斗,把一个贫穷落后的偏远山村建设成为一个环境优美、人  相似文献   
103.
《党史天地》2009,(6):49-50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进入了两种命运、两种前途的决战时期。蒋介石蓄谋发动新的内战.八路军、新四军中原军区成为他在华中发动内战的主要障碍。  相似文献   
104.
皖南事变后,赵凌波、赵希仲、刘厚总这三个团级干部的叛变,给新四军造成极大的破坏。最终,这三个叛徒也得到了应有的下场。赵凌波被新四军击毙赵凌波,四川泸县人,1908年生。1941年1月,新四军军部北撤时,赵凌波任第一  相似文献   
105.
《侨园》2011,(8)
在武汉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南湖校区的希贤岭上,有一棵郁郁葱葱的雪松。2009年4月22日,财大的校领导和师生代表们栽下了这棵松树,纪念他们的老校长洪德铭。看见这棵雪松,就好像又看见了那个笑呵呵的老校长,那个浑身都是传奇故事的新四军老战士。2009年3月31日。武汉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原校长洪德铭在海南三亚病逝,享年90岁。洪老先生留下遗嘱,把10万元存款捐赠给学校作为奖学金;他还委托家属另将1万元积蓄交给学校党委,作为自己最后一次特别党费;老人还将自己的遗体捐献给了海南医学院……  相似文献   
106.
1939年年初,陈毅同志率领的新四军驻扎在苏南茅山一带。当时部队给养十分困难,特别是一些伤病员因得不到及时治疗,伤势日趋严重。  相似文献   
107.
《理论建设》2013,(3):89-92
特色专题数据库是数字时代专业性图书馆进行数字资源建设及提供信息服务的重要途径。拟以"安徽新四军研究文库"为例介绍特色库建设的目标、指导思想及建设过程中具体的实施步骤,包括建库筹备、数据库选题与数据库结构设计、文献信息加工过程等。  相似文献   
108.
刘文杰 《人民公安》2009,(11):22-25
有人把他们比作京剧《沙家浜》中有“18棵青松”美誉的18名新四军战士,他们用辛勤的汗水和真诚的奉献铸成了和谐平安的音符。  相似文献   
109.
(22)敌后军民 反“扫荡”斗争 抗日战争相持阶段到来后,日军在正面战场上停止了战略性进攻,逐渐将其主要兵力用于打击在敌后战场的八路军和新四军。面对此种严峻形势,中国共产党肩负起抗击日本侵略军的主要责任。日军对抗日根据地实行疯狂的“扫荡”,在1939年和1940年的两年中,仅华北地区日军大规模的“扫荡”就有109次,使用兵力总计在50万人以上。1941年至1942年是敌后抗战最困难的时期,日军在  相似文献   
110.
凌辉 《湘潮》2014,(12):24-27
彭雪枫为他取名 1941年10月24日,洪泽湖畔半城镇一间简陋的民房内,一位新四军女战士临产,一阵剧烈的阵痛之后,一个新生命呱呱坠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