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3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世界政治   5篇
外交国际关系   5篇
法律   12篇
中国共产党   555篇
中国政治   68篇
政治理论   20篇
综合类   17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71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68篇
  2009年   77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65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0篇
  199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彭绍辉:英勇善战的独臂虎将彭绍辉在47位荣获3枚一级勋章的开国上将中,是唯一与毛泽东同属湘潭县的老乡。他的家瓦子坪距离毛泽东家的韶山冲只有8公里。彭绍辉最初的革命萌动是在1926年夏参加家乡的农民运动,当时他是农民自卫军的一名战士。而他真正具有革命信念是从1927年夏追随毛泽东之旅开始。当时,正值长沙发生"马日事变"之后,农民运动处于低潮之际。茫然中,彭绍辉想到了自己崇拜的家乡英雄、湖南农民运动讲习所所长毛泽东。  相似文献   
22.
通过对参加新四军的华侨兵进行一些计量分析,说明华侨兵们在新四军中的重要作用,从中所体现出来的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实践典范意义。  相似文献   
23.
辛卯十月,江淮大地,稻熟穗黄,丹桂飘香。我随同北京新四军研究会一师分会兄弟姐妹组成的"纪念新四军军部重建暨一师成立70周年——鲁南苏北行"寻访团,走进苏北这片热土,追寻  相似文献   
24.
1938年夏秋时节,新四军军部率第三支队先后进入南陵、繁昌、铜陵地区,接替国民党军队担负沿江守备任务,抗击日军。然而,第三支队驻地范围狭小,与日伪友顽犬牙交错,该地时有土匪出没,群众基础薄弱,民心不稳。以谭震林为领导的新四军第三支队在进入南、繁、铜地区后广泛开展统战工作,取得了重大成效,为胜利完成保卫南、繁、铜地区的作战任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5.
国民党上饶集中营李村监狱,关押了新四军军长叶挺以及冯达飞、张正坤、李子芳、黄诚、林植夫等一批高级干部,这是蒋介石、顾祝同、张超等人工作的重点,他们认为只要这批高级干部带头自首变节,  相似文献   
26.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大大推动了国共两党的重新合作,为全国团结抗日奠定了基础.根据国共两党达成的协议,1937年8月22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主力红军即中国工农红军一、二、四方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亦称第十八集团军),长江南北的红军则改编为新四军.为适应抗战需要,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同意八路军、新四军在西安、武汉、重庆、长沙、桂林、兰州等地设立办事处或通讯联络机构.  相似文献   
27.
除了显赫的战功,大将张云逸的经济眼光也颇具远见。他创办了根据地第一家股份制公司——山东青州卷烟厂的前身新群烟草公司。在淮南抗日根据地,战士们常常因为没有烟抽,用纸卷树叶、麻叶来代替香烟。当时兼任淮南军区司令员的新四军二师师长张云逸开会时看到一些战士从地上捡烟蒂吸,大受触动。他与二师供给部长胡弼亮商量说:"能否办个烟厂,解决部队官兵抽烟问  相似文献   
28.
胡昌方 《世纪风采》2014,(11):47-47
闲暇读史,几位开国将帅当年遵纪爱民的清风故事,令人肃然起敬,叹为观止。农家出身的新四军第四师师长彭雪枫,视土地为父母,视庄稼为手足。无论行军打仗,还是驻训练兵,他都时刻牢记群众利益,爱惜百姓的一草一木。  相似文献   
29.
王树人 《党史博采》2014,(10):36-37
1955年2月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服役条例》。此条例规定了我国将实行军衔制度。同年9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毛泽东授予朱德等10人为元帅军衔的典礼仪式在北京中南海怀仁堂举行;同日,国务院总理周恩来也举行了授予将军军衔的典礼仪式。至1965年5月共有将帅1613位。在1613位将帅中,有8位归侨将军,即上将叶飞、中将庄田(贵刊2014年第1期《开国中将中的“海归”》一文把庄田列为“海归”是不准确的,因庄田是“归侨”)和卢胜、少将唐铎、吴克之、叶松盛、曾生和陈青山。  相似文献   
30.
一代抗日名将、新四军第四师师长彭雪枫的名字,几乎妇孺皆知。而李哑巴用生命保护彭雪枫遗骨的动人故事,却鲜为人知。岁月匆匆,抹不掉历史老人的记忆;往事悠悠,掩不去时光老人的见证。今天,我们深切怀念当年彭师长的马夫——这位可亲可敬、可歌可泣的李哑巴。"李哑巴"是当年淮北军民对他的称呼。因为他一生有姓无名,"李哑巴"就成了他的名字。李哑巴,祖籍河南。1915年出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