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1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9篇
工人农民   13篇
世界政治   27篇
外交国际关系   8篇
法律   211篇
中国共产党   563篇
中国政治   554篇
政治理论   319篇
综合类   317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47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76篇
  2019年   64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86篇
  2016年   136篇
  2015年   254篇
  2014年   404篇
  2013年   272篇
  2012年   178篇
  2011年   121篇
  2010年   85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通过实证调研可知,新媒体对大学生道德判断能力具有较大的影响,部分大学生出现道德认知偏差、道德情感淡薄,道德意志脆弱、道德行为失范等不良后果。因此,在新媒体环境中进行大学生道德判断能力的培育,需着力构建开放性德育模式,培养大学生道德认知;创设虚拟道德情境,培养大学生道德情感;营造健康氛围,锻造大学生道德意志;优化道德教育环境,强化大学生道德行为。  相似文献   
32.
正最近,引力波的发现轰动全球,也引发了人们的遐想与深思。日前,一位领导同志强调,要打造一批新型主流媒体,把党的"引力波"发射得更远。这句话颇有深意。在物理学中,引力波是指时空弯曲中的涟漪,通过波的形式从辐射源向外传播,以引力辐射的形式传输能量。那么,新闻舆论工作如何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把党的"引力  相似文献   
33.
罗俊丽 《探索》2016,(4):99-103
在新媒体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多种新媒介形式层出不穷。新媒体在对党的网络舆论引导提供了机遇的同时,也形成了巨大的挑战。探索建立完善的网络舆论引导机制,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网络舆情处置都具有重要意义。党要充分重视网络舆论引导功能,发挥网络公共领域引发舆论、聚合舆论、引导舆论的功能。通过梳理当前党的网络舆论引导工作存在的问题,从思想理念、规律特点、平台差异、引导路径、引导模型和引导方法这几个方面形成当前党的网络舆论引导的具体对策,提出网络舆论引导的"六度"指标,从而不断增进群众对党的正面认知,赢得群众的情感认同和政治认同。  相似文献   
34.
新媒体是意识形态和思想文化斗争的全新场域,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建设,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和话语权,就必须认识新媒体其的特点、发展规律及其与传统媒体的区别。要在充分认识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重要性和必要性的前提下,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优势,从加强对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推动马克思主义教育方式方法创新、努力提升新媒体运用和管理能力等方面不断巩固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权和管理权,确保高校意识形态阵地旗帜鲜明、态度坚决、立场坚定。  相似文献   
35.
李海洋 《学理论》2015,(2):99-100
意识形态建设是执政党长期执政的思想基础和政治基础,是执政党任何时候、任何条件下都必须掌握的主阵地。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趋势加快,特别是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更加剧了人们的思想变革,对执政党的意识形态建设提出了诸多挑战。对此,应对策略是:坚持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的原则不动摇;正确把握舆论导向,充分发挥好"意见领袖"的作用;充分利用新媒体,创新意识形态的内容和方法。  相似文献   
36.
致读者     
《前线》2013,(3):96-96
读者朋友: 为顺应数字化阅读新趋势、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开展学习,本刊从本期起引入二维码拓展阅读功能,有效整合包括前线网等在内的前线新媒体群资源,为您提供更加全面、立体的增值服务。  相似文献   
37.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重要讲话中指出,“必须坚持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要“传播正能量”,就要做好舆论引导T作,把经过实践检验、符合事实、能够产生正面社会效应、具有积极意义和建设性的思想观点传播出去,从而催化正确的行动。  相似文献   
38.
《中国青年亚文化研究年度报告(2012)》的出版扩大了当代中国青年亚文化研究的影响,为新媒体时代的中国青年亚文化现象的研究提供了一幅多维立体的全息图景。该书内容丰富,视野开阔,分类合理,信息量极大,理论分析深刻到位,研究案例丰富多彩,工作坊的示范效应突出。特别是其对民族志的倡导符合学术前沿的发展,展现了亚文化研究的复杂性和研究趋势,为该领域的大陆学界提供了一个重要的传播平台。  相似文献   
39.
刘洪波 《新民周刊》2012,(33):76-76
固守于印刷、画面或者声音传播的传媒业,不是需要"发展新媒体",不是需要"变成全媒体",总之,不是需要改变,而是需要传媒形式的一次放弃和跃迁伦敦奥运后有报道说,以新闻客户端为移动媒体强势崛起,人们获取信息越来越多地依靠智能手机。早前发布的《2011年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称,2011年中国未成年网民中使用  相似文献   
40.
新媒体时代,媒体环境发生改变,新的传播方式和内容形式不断涌现,受众用户也不再是单纯的"看客"。目前,随着县级融媒体中心相继挂牌运行,县级融媒中心应树立用户思维,抓住受众用户的时间和注意力,吸引更多的"看客",不断巩固壮大基层舆论阵地。用户在哪里?2018年8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扎实抓好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更好引导群众、服务群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