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5篇
世界政治   7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19篇
中国共产党   374篇
中国政治   159篇
政治理论   68篇
综合类   8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7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67篇
  2012年   63篇
  2011年   133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76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71.
2003年第10期<党史研究资料>发表马连儒的<陈独秀在制定党的政治纲领过程中的贡献>,引起丁卫平的注意,并于2005年第3期<中共党史研究>上发表<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最低纲领若干问题的探讨--兼与马连儒先生商榷>,对马连儒的文章提出不同意见.2007年<中共党史研究>第4期上,马连儒又发表了<究竟应该如何评价党的二大--与丁卫平商榷>,作为对丁卫平的回应.他们二位是否还会继续争论不知道,也不知道会不会有别的学者参加进来.不过,我的老朋友马连儒做学问很认真,如果丁卫平再写文章讨论,肯定他还会进一步说明自己的观点.我并不想参加他们的争论,只是说点由此而引起的想法.  相似文献   
72.
在党的十七大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系”的研究成为一个理论热点。而要对这一问题有正确的认识,必须对在毛泽东思想体系中,何者居于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进行回答。通过对毛泽东思想内容具体的历史的分析可以看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毛泽东思想的主体,毛泽东思想不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但是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73.
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从根本上摆脱经济落后状况,跻身于世界现代化国家之林”,集中代表了中国人民的崇高追求。 20世纪上半叶,孙中山以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为主题,弃旧图新,鞠躬尽瘁,为中国跻身于世界现代化国家之林推开了藩篱。之后,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以新民主主义革命为主题,前仆后继,英勇奋斗28年,建立了新中国,为跻身于世界现代化国家之林,创造了社会前提。 20世纪下半叶,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不懈探索,艰苦创业,为中国跻身于世界现代化国家之林谱写了一页页光辉篇章。 在确立社会主义制度上,毛泽东领导全国人民对生产资料私有制进行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  相似文献   
74.
王克群 《前进》2001,(6):15-17
从诞生之日起,我党就是在历史的惊涛骇浪中奋勇搏击前进的。在领导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漫长历史过程中,党经历了许多次重大的突发性的政治事件的考验。回顾历史可以看出,一些重大突发性政治事件的发生,既具有必然性,又带有偶然性,是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统一,就其必然性而言,这些事件本质上是该历史阶段社会矛盾运动不可调和的产物,是不可避免地要发生的,其中许多事件还是国内与国际两方面因素作用的结果;就其偶然性而言,则是这些事件发生的具体时间、方式、规模、走向及对党和国家的事业进展的冲…  相似文献   
75.
徐学超 《学理论》2009,(31):164-165
人民陪审制度,是国家审判机关吸收普通公民参与案件审判活动的一项司法制度,是我国司法制度中的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陪审制度于清朝来年移植到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各革命根据地人民政权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在实践和探索中不断地将这一制度中国化、本土化,从而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民陪审制度,成为中国司法制度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76.
闫靖  王智 《学习月刊》2013,(12):4-5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逐步完成了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制度,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本文从我国所有制制度、分配制度、企业治理结构、企业社团和党建四个方面为横向框架,深入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企业制度的形成历程和各个历史时期发展特征。一、1949-1956:新民主主义框架下中国式企业制度的肇建建国之初,随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完成,我国逐步进入了社会主义社  相似文献   
77.
"党外人士"这一称谓,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提出来的.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共产党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坚持抗日、团结、进步的方针,加强抗日根据地民主政权建设.1940年3月6日,毛泽东同志在为中共中央起草的对党内指示<抗日根据地的政权问题>中,明确提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各抗日根据地实行"三三制",并首次使用"党外人士"的称谓,指出要"以党的正确政策和自己的模范工作,说服和教育党外人士,使他们愿意接受我们的建议".  相似文献   
78.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就已经从文化抉择、理论探讨和理论实践相结合等方面来探索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这不仅体现了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雏形,而且给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极大的启示。  相似文献   
79.
《就业与保障》2011,(7):8-11
90年来,中国共产党完成和推进了三件大事 第一件大事,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经过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党和人民进行28年浴血奋战,打败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相似文献   
80.
站在新世纪的开端,回顾刚刚过去的二十世纪,1949年是特别光彩夺目的一页。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震动了整个世界。邱吉尔咆哮着要派军舰来惩罚中国。美国的白宫和国会为“失去中国”吵得不可开交。两年前人们得到的消息是共军逃离延安,四处流窜,毛泽东下落不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