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15篇
世界政治   5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38篇
中国共产党   22篇
中国政治   46篇
政治理论   8篇
综合类   9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吕斌 《法人》2009,(2):18-18
判三缓四的“牢狱之灾”,让孙大午成为了“挑战”制度缺陷的先行军。一句“我无罪,但我服法”正代表了他的无奈,那也曾是中国民营企业的无奈。  相似文献   
12.
启程 《检察风云》2010,(8):64-65
3月初的《南方人物周刊》对“80后”生存现状作了一个专题进行探讨。其中《80后一代人的怕和爱》一文公布了下面这些调查数据:  相似文献   
13.
武新  张硕 《政府法制》2008,(8):28-29
职员透支信用卡几千甚至数万元不还.为了追讨欠款.交通银行北京分行将出具收入证明的十余家单位告到法院.要求他们为其“出证”行为承担责任、法院作出裁决.14起案件被驳回.这些案件为何被驳回?到底谁应该为不实的收入证明买单?  相似文献   
14.
开心一刻     
《农村青年》2010,(5):53-53
是谁的? 那天我掏口袋不小心把钥匙掏掉了,当时没发现。后来回去找,看见路边站着一对情侣,只听男的激动地问女的:“是谁的?到底是谁的?”我以为他指的是钥匙,急忙冲上前回答:“我的,我的,是我的!”不料那男的怒目圆睁、挥舞拳头扑过来,我这才知道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可怜我的脸啊,疼了好几天……  相似文献   
15.
财税[2003]184号和国税函[2006]844号文件关于公司分立不征收契税的规定,为"借公司分立法律之形式、行转让土地之实质,规避国家税收"的行为提供了"法律外衣"。究其原因,既有立法上的先天不足,也有立法上的无奈。因此,本文指出有必要把实质课税主义作为"税收立法"时的一个原则,对上述规避契税的行为加以规制,并给予动态的监管。  相似文献   
16.
全球金融危机硝烟未散,欧洲债务危机持续蔓延。当华尔街投资银行的裁员已经不再引起人们的关注,当索尼、松下和诺基亚等跨国巨头们的裁员消息纷至沓来,危机已经演变成为关乎生计的切身威胁。  相似文献   
17.
张鹰 《工友》2014,(11):47-47
正很多时候,我们无法获得成功,不是因为我们起点低,而是因为我们没有下定决心。乔·吉拉德是被吉尼斯世界大全认可的世界上最成功的推销员,他所保持的连续12年平均每天卖出6辆汽车的销售纪录至今无人能破。然而,在35岁以前,乔·吉拉德做过洗碗、搬运、火炉装配、推销等四十份工作仍一事无成。35岁时,吉拉德做生意失败,负债高达6万美元,债主们逼着他还债。为尽快还清债务,吉拉德急于找份能拿到高  相似文献   
18.
王鹤 《各界》2014,(2):90-93
烟霞山月,洞府神仙 在民国早期的知识青年当中,男女隔绝之藩篱已经松动。不过,不少人因为各种原因,还比较谨慎或羞涩,为着避人耳目,那些有心交往又有意遮掩的青年男女,往往在公开场合以表兄表妹的身份亮相。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大陆司法公信力到底存不存在,之所以提出这个问题是因为在法院案件数量日益增多的当今社会,司法公信力是一个泛化的、模糊的、难以辨明的伪概念,也是一个不确定或不真实的概念。本文认为,司法公信力是确定的可以得到合理的解释。法治化的推进需要一个个个案的积累,正所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提高司法公信力需要从每一个个案、每一次庭审做起,日益优化司法环境。  相似文献   
20.
八十年代中期 ,长期以来形成的文学禁锢和模式逐渐被打破 ,作家的艺术创造力被解放出来 ,文学生产力获得了极大的发展。现实主义文学主流之外出现了多种多样的艺术探索和实验。欣欣向荣的文苑涌现出一批优秀的短、中、长篇小说。方方的《风景》便是其中之一。方方是与池莉齐名的湖北武汉作家 ,以“汉”味语言描写凡常人生见长。《风景》( 1 987年 )是方方进入成熟时期的一篇力作 ,有评论家甚至誉为“传世之作”。不过 ,从历史深度、社会广度、思想力度、艺术高度以及文化内涵上看它是无法同司汤达的《红与黑》相比的。《红与黑》在世界文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