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11篇
工人农民   22篇
世界政治   5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5篇
法律   188篇
中国共产党   326篇
中国政治   465篇
政治理论   109篇
综合类   7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124篇
  2013年   130篇
  2012年   153篇
  2011年   165篇
  2010年   122篇
  2009年   121篇
  2008年   112篇
  2007年   87篇
  2006年   57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41.
ADL量表在伤残等级评定中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进行职工工伤或道路交通事故伤残评定时,常涉及“生活自理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但两标准均缺乏明确的规范性内容。为此,可以借鉴神经生理学研究中对“日常生活活动”的有关内容,来进行前述伤残评定以及护理依赖的鉴定。PADL量表对评价受检者的生活能力有极大的帮助,在法医学鉴定中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42.
自中央八项规定、全面从严治党走进我们的日常生活后,身边时常有人抱怨“现在做官真没意思”,而且还能引起一些人的共鸣。对于这种心态,笔者不知如何相劝,一日,在《人民日报》上看到一篇文章中提到“干事就有意思……”顿觉豁然开朗。认为现在做官“没意思”,那么,过去做官“有意思”的“意思”到底是什么?  相似文献   
243.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提出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化、生活化。对日常生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系的学理追问是理论融入生活世界的基础性问题。近代以来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确立了日常生活对于人存在发展和意识形态的本体论地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也以日常生活为其产生和功能实现的基础场域。  相似文献   
244.
谢玉亮 《前沿》2012,(9):42-44
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必须置于现代性的文化背景下,践行于当代中国人的现代性精神生成。面对当代中国人的多元文化境遇和精神生活的世俗性转向,当今精神家园建构必须立足于日常生活和乌托邦两个维度。精神家园的建构就在努力寻求理想与现实、神圣与世俗之间平衡的路上。  相似文献   
245.
刘锴 《政府法制》2012,(23):29-29
“让阅读成为一种生活习惯”,这是到过德国的人,对这个国家的共同印象。在德国,读书已经成为绝大多数国民日常生活中须臾离不开的一种生活习惯或日内容,整个国家都弥漫着浓郁的书卷气。因此,有人评价说:“德国,是一个阅读的民族!”  相似文献   
246.
《理论导报》2012,(5):64-64
腰椎间盘突出,是一种运动系统疾病,是骨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很多因素都容易引起腰椎间盘突出。有腰椎间盘突出的时候如果在日常生活中不注意,就有可能引发症状,加重病情。如果治疗方法选择不当,不但会没有效果,还有可能使疴隋更加严重。下面是腰椎间盘突出病人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247.
"平"字,意味深远,很多字与它相联组成的词语,都是人们向往和追求的目标,代表着事物存在和发展的理想状态。先人造出的"平"字,最早反映的可能是人们日常生产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例如把非山非丘非沟壑之地叫平地;看到水总是向低处流,注入湖泊之后水面是最平的。类似的现象反复  相似文献   
248.
正互敬互爱是家庭和睦的基础,是家庭幸福的源泉。8年前田福兵的妻子从乌市柴窝堡嫁到了农十二师西山农牧场,开始了他们新的生活。田福兵当时在农八连上班,西山农牧场工作岗位少,妻子决定去乌鲁木齐工作,回家又不方便,妻子就一直和父亲、母亲在乌鲁木齐一起生活,当时田福兵扣除伙食费拿回家的工资只有420元,妻子从来没因为  相似文献   
249.
在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中央提出"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按理说,"照镜子"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种行为意识和习惯。平时,我们都会自觉不自觉地站在镜子前,照一下自己,修饰一下自己,这是一种以"己"为"镜"的行为意识和习惯做法。此时镜中的自己,都是完美无缺的,即使有不完美的地方,也会通过打扮和粉饰而变得完美,在现实生活中,就有这样的人,喜欢以"己"为"镜"照  相似文献   
250.
尽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已成为当下理论研究的热点问题,但是却普遍存在着脱离"马克思主义"和"大众"而谈论大众化的困境,这使得所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实践中的努力陷于口号化、标签化,不是始终无法动摇大众认知结构,就是使马克思主义成为了怎么都行的随意所指的符号。因此,要实现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关键就要在于通过重建马克思主义在日常生活领域中的价值和意义从而根本动摇大众对传统马克思主义的固有认知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