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404篇
  免费   162篇
  国内免费   89篇
各国政治   164篇
工人农民   210篇
世界政治   597篇
外交国际关系   271篇
法律   4075篇
中国共产党   5012篇
中国政治   5815篇
政治理论   2150篇
综合类   3361篇
  2024年   82篇
  2023年   398篇
  2022年   459篇
  2021年   506篇
  2020年   481篇
  2019年   304篇
  2018年   148篇
  2017年   231篇
  2016年   474篇
  2015年   779篇
  2014年   1868篇
  2013年   1555篇
  2012年   1691篇
  2011年   1767篇
  2010年   1622篇
  2009年   1448篇
  2008年   1734篇
  2007年   1135篇
  2006年   962篇
  2005年   865篇
  2004年   679篇
  2003年   616篇
  2002年   637篇
  2001年   521篇
  2000年   465篇
  1999年   100篇
  1998年   47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在"国家—社会"关系的大背景中考察社会组织参与基层协商治理,可以进一步明晰国家、社会以及社会组织自身的成长给这一过程带来的机遇与挑战;进而厘清社会组织在参与基层协商治理中所面临的角色困境;仅从主体视角出发,社会组织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推进专业化能力建设,提高协商能力,对自我进行合理定位并有意识化解负面效应,以及高度重视与发挥社会组织中党组织的引领作用,实现社会组织的自我完善,推动基层治理的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12.
本文首述“浙学”与“浙东学派”名称的由来,指出“浙学”名称始于朱熹的批评,其后由刘鳞长、全祖望等肯定;“浙东学派”名称始于明史馆臣的批评,其后由黄宗羲、梁启超等肯定。次述浙东学派的演变脉络,将北宋到南宋、元、明、清以至近代浙东学派的发展脉络梳理一遍,进而论证解析了浙东学派的思想内涵、基本精神及其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13.
《学理论》2021,(1)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蕴含着丰富的价值意蕴,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和鲜明特质。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思想既包含了厚植于中国古代传统的"民本"思想、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和中国共产党人的人民观的价值底蕴,又凸显了符合人民利益和意志诉求的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体现了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作为评判党的政策思路和执政行为是否践行了"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尺度,对于在新时代党的治国理政诸方面毫不动摇地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4.
尹飞 《中国人大》2020,(9):54-55
即将出台的民法典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基本法律表达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进行重新描述,明确强调"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构成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即将出台的民法典则是对这些基本经济制度的基本法律表达。  相似文献   
15.
新冠肺炎疫情使得我国未来一段时期内减贫工作面临着市场化增收手段效率下降、脱贫攻坚项目需要调整及疫情重灾区返贫压力加大等潜在风险,亟需通过大数据治理等技术性手段来转危为机。从现有经验来看,我国减贫领域的大数据治理体系已经取得了四个重要突破,一是跨部门的横向信息组网已初步完成,二是部省市县的四级纵向信息系统基本定型,三是大数据信息核对能力有了大幅提升,四是新型技术手段在大数据治理平台中得以广泛运用。为了更好地发挥其作用,我国应当针对当前大数据治理体系中存在的六个问题,以信息的全域性、精准性、即时性和应用性为建设目标,努力通过明确数据参数、建设区域性"政务云"、省级垂直管理、优化信息安全、推进新技术使用、提升立法层次、鼓励省际对接、保障人员稳定、开发沉淀数据等九个方面来完善各地的大数据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16.
5G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性和网络意识形态治理都将面临严峻的挑战;高校思政课必须适应当代青年的新变化、新特点,借助5G先进的现代信息技术,建设高校思政课智慧课堂。5G时代高校思政课智慧课堂的建设应更新教学理念,回归课堂,并在坚持"八个相统一"基本原则的同时,坚持内容为王、形式多样、话语转换、移动为主、个性化定制、形成育人"同心圆"的智慧课堂建设的具体原则,以增强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思想性、理论性、针对性、亲和力,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张红 《财经法学》2020,(3):150-160
个人信息本来是极其隐私的事物,在大数据时代却时刻处于"裸奔"状态,时刻面临被侵犯的风险。特别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大数据技术发挥了重要作用,个人信息保护再次引起关注。整体而言,日本个人信息保护法以"个人优先"与"公共优先"的宗旨博弈为出发点,以"个人信息"的概念界定为基础,以个人信息权的保护为核心,以个人信息保护机构的独立设置为落脚点,为个人信息的保护奠定了基础。我国应当积极行动起来,尽快颁布《个人信息保护法》,助力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保护和数字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19.
童年的春节     
我童年时代的春节,是在团场基层农业连队度过的。小时候,物质匮乏,父母收入微薄,全家人的生活过得非常清苦。我非常清晰地记得:一家人平时吃的多为玉米面、白菜、萝卜、土豆;穿的多为粗布衣服。只有到了春节,全家人才能痛痛快快地吃上几顿肉菜,我和弟弟们才能穿上布料稍好的新衣服。所以,在那个生活艰苦的童年时代,我最热切期盼的就是过春节。  相似文献   
20.
德法合治是植根中国大地、具有深厚中华文化根基的治理模式,从西周时期到清朝末年,大体经历了从"明德慎罚"到"德主刑辅"再到"德礼为本、刑罚为用"三个发展阶段。法律安定天下,道德滋润人心,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法治中国建设要汲取传统法律文化的养分,德法结合必须渗透到法治各个环节:在法律制定层面,立法要体现道德的价值取向,用法律规范重要领域的道德,用道德改良背离情理的法律;在法律实施层面,禁止任何人从失德行为中获得不当利益,禁止符合道德的行为承受不利后果;在法律遵守层面,用法治教育助推道德素养的提升,用道德建设促进民众守法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