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1篇
世界政治   6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15篇
中国共产党   28篇
中国政治   18篇
政治理论   10篇
综合类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明王朝刚建立不久。一天,皇帝朱元璋正在宫殿内吃烧饼时,恰好内侍禀报,大臣刘基觐见,于是他赶紧宣召。  相似文献   
12.
阿江 《当代广西》2013,(8):56-56
人生匆匆如流水,转眼间已过半百之年。唯能于山野松涛无人之处而偶作往事之思者,几成寥寥。而在上林青山秀水间数度徘徊,把酒临风,却是这往事之思中的一重头戏。"南宁是中国南疆之重镇,上林是这重镇之后花园,住在南宁,常到后花园一游,本是件极容易之事。然而事情并非如此简  相似文献   
13.
张居正是明朝杰出的政治家。《明史》称他:“通识时变,勇于任事,神宗初政,起衰振隳,不可谓非干济才。”他在担任宰相后,针对军政败坏、财政破产的局面,大力整顿吏治,推行考成法;整理税赋,锄抑东南豪强。他又推行“一条鞭法”,把税赋、徭役及其他派办合并为一,按亩征银。同时还限制支出,淘汰冗员,减削军晌,从而稳定了封建统治,使原本风雨飘摇、危机四伏的大明王朝枯木逢春,一时呈现出“海内殷阜,纪纲法度,莫不修明”的盛世景象。  相似文献   
14.
如果问历史上哪个皇帝最清明,恐怕一时难以说清;但如果说历史上哪个皇帝最荒唐,恐怕非明朝的嘉靖皇帝莫属了。这位大明王朝实际统治时间最长的皇帝在位45年间,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许多荒唐的记录,至今讲来,依然令人  相似文献   
15.
方先知 《学习导报》2013,(11):28-29
在吴晗先生的《朱元璋传》里有这样一个小细节:朱明王朝建立后,用了20年的工夫,大规模推行土地丈量,将其四至、形状、土质等级等详细登记,形成了具有历史意义的鱼鳞图册和赋役黄册制度。洪武朝不过31年,朱元璋却花了20年孜孜不倦地推进这项工作,有力推动了社会发展和进步。  相似文献   
16.
1368年,朱元璋称帝,建立大明王朝,。新的王朝,需要发行新的货币,朱元璋计划在国库里把元朝的钱币溶化重新铸造。无奈,元朝撤退的时候,搬空了国库的银子。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明朝将军、宰相、一帮老臣都接到皇帝的命令:想办法,找银子。  相似文献   
17.
罪己诏是中国古代君主专制时代帝王们特有的一种自省表演文化。每当天灾频发人祸迭出之季、王朝政权朝不保夕风雨飘摇之时,帝王们穷途末路无计可施之际,便掣出罪己诏这一绝招糊弄天下,希冀能够消除民怨,招摇过市,成为他们笼络人心、拯救危难的一种手段,以期维持旧有政权不倒,因而具有很大的欺骗性。当然,这里也不能决然排除一些已有自知之明的帝王在反思之后对自身过错与失败的反省忏悔和自我检讨以及对古典传统正道统治的重新认可。  相似文献   
18.
明朝末年,数量众多的明军在对清兵、农民军的军事斗争中接连失败,直接导致了大明王朝的覆亡.对于明朝军事失败的原因,如果用政治腐败一类词来解释显得较为空洞.具体分析,重文轻武的体制、军事体制上的弊端、战略抉择上的失误、财政严重困难,是导致明朝军事失败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西门小刀 《乡音》2014,(7):46-46
历史上,皇帝们的爱好可谓五花八门,有爱好体力劳动的,也有爱好脑力劳动的,不管哪一种,他们中有的人还真成了这个领域的佼佼者。体力劳动领域中,最有名的莫过于"木匠皇帝"明熹宗朱由校了。朱由校的木匠才能,史书中有明确记载:"自操斧凿削,巧匠不能及,日与亲近之臣涂文辅、葛九思辈朝夕营造。"他亲自制出的漆器、研床、梳匣等,无不精妙绝伦。雕漆这类要求比较高的木工活儿,朱由校也很精通,他亲手镂雕的"寒雀争梅护灯小屏"十架,那真叫一个栩栩如生。  相似文献   
20.
马伯庸 《政府法制》2014,(26):18-18
公元1592年,正好是大明万历二十年.这一年日本大军入侵朝鲜李朝,短时间内几乎占领了朝鲜全境,朝鲜国王一路哭号着向宗主国大明求援.当时的大明一副天朝姿态,对日本这个对手缺乏认识,对于出兵援朝这事也不是特别热情.大臣们互相扯皮,决策过程缓慢而复杂,中间还闹出过一个离奇的外交笑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