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3篇
世界政治   5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19篇
中国共产党   27篇
中国政治   30篇
政治理论   12篇
综合类   26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祭扫感怀     
<正>清明前三天,依山里习俗,与老叔一道,率山外一班家族老小回故乡祭扫。祖坟在山顶,还是那样高。虽然年过半百的腿有些疲软,但依旧攀岩而上。因为我早有一个意志,能不能身临祖坟,是我生命力的验证,所以我不能自颓意志。虽然喘过往年,但还是上去了。激动之下,在父亲的坟头跪拜了三下。之所以行如此大礼,是因为有一种心理暗示,即便是有坚定的意志,身体本身的成色毕竟是一年比一年衰落了。  相似文献   
72.
暗示力     
一天,史瓦布先生去厂房巡视,无意间发现一伙工人正围在墙角抽烟,而墙上却明确地写着严禁烟火4个大字。他强压着心头的怒火,并没有对他们当头棒喝,而是悄悄地走过去,给每个人都递上一支烟,然后才若有所指地说:走,大家还是到离厂房远一点的地方抽吧!  相似文献   
73.
论旅游宣传中的心理策略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旅游宣传是旅游业的“开路先锋” ,在 2 1世纪的旅游业发展中更显示出其作用和价值。旅游知觉、模仿与暗示、情感与理性等学术问题 ,可以积极地指导旅游宣传 ,影响旅游消费者的意识和行为。如何利用这些心理规律增强旅游宣传效应 ,这是需要我们认真深入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74.
一、基本案情 犯罪嫌疑人吴某、何某及王某某为获取钱财,预谋约出冯某某以"闷鸡"的形式进行赌博,商定由何某、王某某配合吴某通过洗牌作弊、言语暗示等手段,使冯某某输钱,言明赌博的输赢由吴、何分担,王某某每参赌一次得"工资"2千元,又商定由曲某某为赌博"放水",  相似文献   
75.
暗示力     
陈书凯 《党政论坛》2011,(20):28-28
一天,史瓦布先生去厂房巡视,无意间发现一伙工人正围在墙角抽烟,而墙上却明确地写着“严禁烟火”4个大字。他强压着心头的怒火,并没有对他们当头棒喝,而是悄悄地走过去,给每个人都递上一支烟,然后才若有所指地说:“走,大家还是到离厂房远一点的地方抽吧!”  相似文献   
76.
刘翔的口头禅是对。他常常用对来断句、过渡,这是种很好的肯定心态,对自己也起到了正面的暗示作用,可以让自己更自信,也是对他人抱有善意与期望的表现;吴宗宪在舞台上的口头禅是这个厉害了……显然他有危机感,他赞美他人的背后,是对自己现状的隐忧;他同时有强烈的表达欲,他需要大家对他有反应,害怕寂寞与冷感。  相似文献   
77.
艾迪 《党课》2011,(5):106-108
一次,作家欧·亨利坐在客厅吃饭,他认为背对着自己的窗子没有关,因此自己一定会感冒的。果然饭后不久,他就出现了感冒症状.但实际上客厅的窗子是关着的,  相似文献   
78.
笑蜀 《同舟共进》2011,(11):12-12
“爹是儿的通行证,儿是爹的墓志铭”,这是微博上流行的一句非名人名言,说的就是歌唱家李双江之子北京街头寻衅。年少气盛一时冲动,本也寻常。不寻常的是,寻衅之后依然嚣张。这就让人不得不联想到其特殊的家庭背景,尤其乃父李双江所起的心理暗示作用了。  相似文献   
79.
职场强迫症     
正做公关的朋友,平时和蔼可亲,相处时随和,有次聊起做活动时的经验,他说:"我对团队的要求是,在活动和会议开始前半小时,都要站着,不准去洗手间,视线360度扫射观察全场,随时保证快速反应。"我被吓了一跳,问道:"您这是培养国家领导人的保镖啊。公关活动开始时坐着,其实并不影响什么,有事马上起立,顶多有二三秒的延误而已。"朋友不以为然,回去后一切照旧。职场上,具有强迫症特点的人,大多具有"我是专业人士,凡事要做到尽善尽美"之类的心理暗示。当身体切换进入工作模  相似文献   
80.
《人民公安》2012,(11):44-44
“心理暗示”这一术语来自西方的心理学。指用含蓄、间接的方式,对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心理暗示往往会使人不自觉地按照一定的方式行动.或者不加批判地接受一定的意见或信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