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5篇
  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7篇
外交国际关系   8篇
法律   28篇
中国共产党   43篇
中国政治   68篇
政治理论   14篇
综合类   6篇
  2020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文章借用俄国翻译理论家I.Q.Sorokin所提出的"文化空白"及其相关概念,以《红楼梦》的金陵判词和杨宪益、霍克斯的两个译本为例,详细分析阐释了文化空白的表现形式以及在翻译过程中造成的信息缺失,进一步指出对其的探讨在文本翻译研究中的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42.
司徒雷登,1876年6月24日出生于中国浙江杭州市武陵门内美国南长老会寓所,儿时在中国度过。1887年,11岁的他回到美国接受学校教育,直至1904年冬,他结束了大学和神学院的学习,被封为牧师后,又来到中国长期从事传教活动,并在南京金陵神学院执教达11年之久。一个偶然的机会,他被推上燕京大学校长的岗位,任职长达27年,由此造就了燕京大学这所中国近代  相似文献   
43.
<正>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占南京,人类历史上最残酷的一场大屠杀开始。国民政府迁都重庆,各国使馆纷纷撤侨,英美记者被迫撤离。这时,却有22名西方人自愿留在南京。成立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保护了大约25万中国人。在南京城外栖霞山江南水泥厂难民营,还有两名两方人保护了3万多难民。  相似文献   
44.
在中国现代女子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金陵女子大学选择了一条特色化的办学路线:控制办学规模,强化个人教育;依托海外联系,服务女子留洋;挖掘女校优势,促进女子成才;注重课外实践,培养新型女性。这种办学路线取得了较大成功,同时也为当今女子高等教育提供了不少启发。  相似文献   
45.
林欣捷 《世纪桥》2009,(10):26-29
俞渤,曾用名俞兆海,1926年6月出生于天津一个军人家庭。父亲原为国民党陆军中将,是白崇禧属下的一名军官,曾任桂林行营参谋长、国民党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教育处处长等职。俞渤从小生活条件优越,并受到良好的文化教育。不幸的是.在他14岁时,父亲遭侵华日军轰炸身亡,年仅47岁;不久,母亲也饮恨病逝。俞渤悲愤异常,在长兄的教育下,他认识到要“拯人类于水火,举中华于强林”。随后,  相似文献   
46.
民谣如镜     
袁浩 《政策瞭望》2009,(4):56-56
《红楼梦》中有一首很出名的民谣:"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请来金陵王。丰年好大‘雪’(薛),珍珠如土金如铁。"它多少形象地概括并揭露了金陵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富贵荣华和穷奢极欲。从社会学意义  相似文献   
47.
《群众》2009,(7):F0003-F0003
近年来,下关区委、区政府着力实施“沿江开发、富民强区、开放立区、科教兴区、依法治区,五大战略,重点推进。”  相似文献   
48.
木兰怀古     
刘学友 《人民公安》2011,(22):62-62
走进围场,看见了滦河的源头,怎么也不敢相信.流经天津的浩浩荡荡的滦河水,源头竟是一线泉水,这让我想起了黄河的源头.它的源头也是一条小溪,走了数百里,容纳了百川后,到了壶口已经形成了千军万马奔腾之势,才有了壶口的奇观壮景。  相似文献   
49.
稿约     
<正>1《金陵法律评论》是由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法制现代化研究中心编辑,《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出版的法学学术刊物。2《金陵法律评论》坚持自主、自律的编辑理念,以规范、创新为编辑的基本追求;编辑部实行双向匿名审稿制度,稿件篇幅不限,是否刊用以学术价值为唯一尺度。3《金陵法律评论》欢迎海内外学者惠赐作品,稿件类别包括论文、译文、评论以及学术随笔。译文敬请译者自行解决版权问题。  相似文献   
50.
张晴滟 《南风窗》2012,(2):96-96
2011年12月初,一部讲述抗战时期南京妓女以肉救国的大片以各种小道、八卦、秘闻和海报的方式向我们迎面扑来,无孔不入的营销攻势远胜于当年陆川的《南京!南京!》。那部关于南京大屠杀的影片,用日本人视角的主观镜头,将中国人心中的国仇家恨化作世界公民视野中全人类的苦难,因其表现的所谓"人性",迎来了不少喝彩,当然也招致更多怒骂,基于对"人性生"这一要素的理解,不同的观影者有着截然不同的观点。之前,《色戒》有过类似遭遇,此番《金陵十三钗》也不例外。为《色戒》欢呼的多是文青和小资,为《金陵十三钗》山呼万岁的观众中则不乏爱国者,他们为此片没有《南京!南京!》中的"人性关怀"而叫好。片中的日军残暴、狠毒,追着女学生大喊:"有女人!都是孩子!都是处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