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7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2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6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758篇
中国共产党   83篇
中国政治   116篇
政治理论   32篇
综合类   81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69篇
  2013年   103篇
  2012年   169篇
  2011年   116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93篇
  2008年   97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53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案情]王某、张某二人玩"老虎机"输了几万元钱,于是就物色驾驶高档轿车的单身女子为作案对象,若被害人有钱财就当场抢劫,若钱财不多就绑架被害人索要十万元钱。某日,二人租了一辆汽车,并购买了太阳帽、折叠刀、粘胶带和  相似文献   
82.
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与“三个有利于”标准思想具有内在统一性,这种内在统一性具体体现在二者形成、发展的同步性和同时提出的内在根据两个方面。其内在根据可以理解为:1.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是二者的共同理论基础;2.共同富裕是二者的共同价值目标;3.二者的统一体现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和“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统一。准确把握本论题,对于完整准确地理解和运用、宣传邓小平理论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3.
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论述和邓小平同志“三个有利于”的思想 ,一脉相承 ,彼此贯通。两者在思想上、内涵上、现实指导意义上的一致性是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深层次的理论昭示。学习江泽民总书记的“三个代表”的重要论述 ,要和学习邓小平同志“三个有利于”的思想结合起来 ,只有这样 ,才能更好地把握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与党的建设的内在统一。一、理性的科学概括“什么是社会主义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 ,怎么样建设党” ,是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和党的建设中两个重大问题。如何回答和解决好…  相似文献   
84.
本文由姜某忠故意伤害案的判决说起,分析姜某忠的责任认定及能否适用缓刑问题,认为适用缓刑一般而言应该是被判处三年以下的轻刑,“以下”是明定的。与三年以上是两个不同的量刑档次:如果法定刑在三年以上,只有判决在三年或三年以下,才具备法定的从轻或减轻情节。  相似文献   
85.
袁蓉 《天津检察》2007,(2):15-16
抢夺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公然夺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对于抢夺罪中行为人抢夺财物时是否使用暴力这一点上,理论界观点不一。然而,在司法实践中,确实存在对抢夺对象施用强力致被害人不得不放弃财物或死伤的情形,以致于办案中无法回避以下两个问题:一是这种施于财物的强力是否属于暴力;二是在属于暴力的情况下,抢夺财物的行为能否一概以抢夺罪认定。对于这些问题,笔者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86.
我国刑法中溯及力相关问题探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旧兼从轻的溯及力原则反映了现代刑法理念的要求和刑法价值观的内容,是罪刑法定的内容与精神的统一。当行为时法与裁判时法之间出现“中间法”时,应有条件地适用“看两头,弃中间”的规则。跨法犯的刑法适用应体现从轻精神,司法解释有关累犯跨法适用的规定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87.
合同诈骗罪若干问题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如何认定“非法占有目的”合同诈骗罪是理论上的目的犯,即以一定的犯罪目的作为犯罪构成必备要件的犯罪。在目的犯中,特定的目的是区分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的重要标准。就本罪而言,行为人主观上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是认定合同诈骗罪的关键。在处理具体案件时,应当根据其是否是刑法所规定的具体行为,并综合考虑事前、事中、事后的各种主客观因素进行整体判断,作出司法推定。在司法推定时,应全面考察行为人以下各方面的客观因素:第一,看行为人是否具有签订、履行合同的条件,是否创造虚假条件。这些条件的有无,可以反映行为主体的心理…  相似文献   
88.
李楠 《天津检察》2007,(6):46-46,51
实行过限是指实行犯实施了超出共同犯罪故意的行为,又称为共同犯罪中的过剩行为。我国刑法对实行过限没有明文规定,根据我国刑法理论,行为人只有在对某一危害结果主观上具有罪过的情况下才负刑事责任。而过限行为超出了共同犯罪的故意范围,所以应当由实行人对过限行为单独承担刑事责任,  相似文献   
89.
台湾地区没收犯罪工具界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台湾地区2006年5月修订"刑法"后,把没收犯罪工具规定为从刑,即"供犯罪所用或犯罪预备之物","以属于犯罪行为人者为限,得没收之。但有特别规定者,依其规定。"所谓"供犯罪所用"指必须是直接用于犯罪且专门用于犯罪,并不受犯罪停止形态影响。属于犯罪人所有则包括属于犯罪行为人本人和犯罪集团所有。物因违禁物、非违禁物,动产、不动产,主物、从物等不同分类而区分是否没收。  相似文献   
90.
刑事案件侦查人员在查办案件过程中或者以查办案件为名从事违法犯罪活动,对国家机关的声誉和公信力以及公民权利的侵害无疑是严重的。在处理这种案件过程中,因为行为人的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等问题,导致案件定性分歧。日前,本刊结合典型案例与河南省郑州市二七区人民检察院共同邀请专家,深入讨论了案件中止调查后办案人员强行带走涉案人员并索要财物行为如何处理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