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56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35篇
各国政治   7篇
工人农民   16篇
世界政治   46篇
外交国际关系   16篇
法律   479篇
中国共产党   957篇
中国政治   1011篇
政治理论   428篇
综合类   649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82篇
  2014年   173篇
  2013年   213篇
  2012年   284篇
  2011年   262篇
  2010年   250篇
  2009年   273篇
  2008年   308篇
  2007年   288篇
  2006年   242篇
  2005年   182篇
  2004年   173篇
  2003年   139篇
  2002年   147篇
  2001年   149篇
  2000年   105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农村人口全部脱贫是一个标志性指标。打赢脱贫攻坚战,是保障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实现共同富裕的重大举措,是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标志。党的十九大对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提出明确要求,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充分发挥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  相似文献   
132.
作为贯通或适用于财政实践的全部领域、用以衡量财政活动是否符合财政最终目的的实质性应然行为准则或行动逻辑,财政基础逻辑既是财政本质的体现和操作性表达,也是公共权力的应然逻辑在财政领域的延伸和呈现。基于需求溢出理论的财政本质论——公权保障论,财政的基础逻辑也就是如何通过财政资源的开发和配置来保障公共权力(财政事权)实现其应然目标的行动逻辑。而现代财政的基础逻辑则是现代国家主权在民的权力逻辑在财政领域的延伸和呈现,也就是循义利他的公共性逻辑在财政领域的延伸和呈现,即根据需求正义来开发和配置财政资源,以保障公共权力实现其根据需求正义来解决人的需求溢出的最终目标。从这种意义上说,财政以公共管理的基础逻辑(公共权力逻辑)为基础逻辑,是以公共管理之道(循义利他)统御理财(包括生财用财)之术的公共管理领域。  相似文献   
133.
道德教育是指一定的社会、集团或阶级依据一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有组织、有计划地对人们施加系统的道德影响,从而将外在的道德规范转化为个人内在的道德品质。社会主义社会的道德教育,主要是培养人民群众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道德品质,改善社会秩序和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肃清社  相似文献   
134.
法治政府与诚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晓华 《河北法学》2006,24(1):22-25
诚信是法治政府的基础和本质,是法治政府的标准,是法治政府的义务和责任.只有加强诚信建设,我国才能实现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当前各级政府应该做到:政府的政策与规范应具有稳定性与不可溯及性;公布的信息应具有真实性、准确性、全面性;应严格执行法律、法规、规章及有关政策;严格遵守信赖保护原则.  相似文献   
135.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在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重要历史时刻,系统梳理我们党建党百年来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的显著成就和基本经验,对更好地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把握执政党建设规律、巩固党的长期执政地位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  相似文献   
136.
在哲学的层面上,人的全面发展就是人的本质的全面展开和展现。人的本质发展为人的全面发展的前提、内容、途径都作了基本规定,可以说人的本质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基础。本文从人的本质发展的三个向度:实践本质、社会本质和个性本质发展,以及研究人的本质的前提即现实的人四个方面探讨人的全面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137.
长期以来理论界一直没有为人们提供符合现实和理论需要的地缘政治概念, 根本原 因在于对地缘政治的本质界定不清。把地缘政治定性为理论或分析方法之类的解释, 既不符合客 观实际, 也不利于作为国际关系理论的地缘政治理论建设。认识地缘政治的本质必须站在物质层 面, 从地理环境与人类政治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现实关系去探究。剖析地缘政治的根本属性, 会发现 它具有鲜明的空间性和竞争性本质, 它是政治行为体通过对地理环境的控制和利用, 来实现以权 力、利益、安全为核心的特定权利, 并借助地理环境展开相互竞争的过程及其形成的空间关系。  相似文献   
138.
和谐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华兴 《今日浙江》2006,(22):25-26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既深刻、具体,又全面、系统地阐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基本理论和实践要求,开辟了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新境界,进一步深化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基本问题的认识,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深化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础。和谐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本质属性本质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必然联系,是指事物存在的根本性质和事物发展的必…  相似文献   
139.
党的二十大报告全面系统地阐述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理论,深刻揭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为我们认识和理解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的重要理论和实践问题,阐释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南。正确把握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就必须认识到中国式法治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法治现代化,是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法治现代化,是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法权要求的法治现代化,是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全球主张的法治现代化,是创造人类法治文明新形态的法治现代化,从而为文明社会法治现代化进程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140.
权利根植于人性中的自私、贪婪与邪恶,对此本性既予以满足又加以适当的限制.近代大陆法系法学理论对于权利的本质主要有意思说、利益说、法力说,上述三种学说各有利弊.通过对权利本质理论学说的反思,经由对权利本质的探究,并考察人类社会不同的状态,权利的本质乃文明社会状态下某人对他人的有效主张.在文明社会状态下,奠基于公平正义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