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4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6篇
工人农民   6篇
世界政治   19篇
外交国际关系   34篇
法律   29篇
中国共产党   608篇
中国政治   224篇
政治理论   71篇
综合类   6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64篇
  2013年   81篇
  2012年   127篇
  2011年   156篇
  2010年   103篇
  2009年   110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8篇
  199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 毫秒
11.
共和国空军之父——刘亚楼将军的故居,在中央苏区县福建省武平县委、县府的重视和上级的关心支持下.遵循“不改变文物原状”,修旧如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原则,按原型、原结构、原材料、原工艺及尽可能地保护原构件的要求于去年底开始全面修缮。  相似文献   
12.
名人故居旅游文化资源的保护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张维 《思想战线》2001,27(6):50-54
名人故居是一种重要的旅游文化资源,含有丰富的人文价值.充分挖掘名人故居中的文化内涵,是倡导文化旅游,提高旅游品味,促进旅游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举措.  相似文献   
13.
李大钊是坚守初心、为民造福的表率和英雄,他终生奋斗的革命历程,始终都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历史紧密相连,显现着奋斗、探索和牺牲的崇高精神。李大钊建党精神的生成有其内在的逻辑,其逻辑起点是以十月革命的“知运之鹃声唤醒读者”;其逻辑展开是逻辑与现实的辩证统一,其一是阐述了“益进人类的幸福”的现实根据,其二是研究了“问题”与“主义”的现实需要;其逻辑归宿是理论与实践的相统一,即在引导中国共产党人创建中国共产党的过程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相似文献   
14.
15.
管一阁 《新民周刊》2012,(50):89-89
有一年去安徽歙县参加一次活动,一行人在参观了棠樾牌坊群后,又去瞻观了位于歙县郑村镇潭渡村的黄宾虹故居。黄宾虹故居建于1718年,至今已有近300年的历史,老屋为清代砖木结构建筑,内有宾虹草堂、石芝阁、画室、冰上鸿飞馆等,但因保护不力,陈列的假文物不堪一看,故居屋面也渗漏严重,馆里的工作人员拿了黄宾虹的自用印打成印谱卖...  相似文献   
16.
17.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特点和李大钊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从内容上说有一个从阶级斗争、社会主义学说、政治经济学到唯物辩证法、历史唯物主义的逐步深化过程;从规模上说,有一个从只言片语介绍到文章摘编、著作翻译的深入过程;从人员上说,有从改良派、资产阶级革命派,具有初步共产主义觉悟的先进知识分子.再到广大群众的接受过程:从传播者的主体上看.有一个从个人、社团再到政党的由被动到主动的过程;当然,最主要的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有一个从学理传人到行动指南。由单纯的理论研究到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际相结合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五四运动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作为五四运动的亲身参与者和历史见证者,李大钊在中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思想传播运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没有李大钊,就没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没有李大钊,就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顺利创建;没有李大钊,就没有此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有序开展.虽然李大钊与五四运动早已在历史长河中定格,但是先生的"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精神将与时代永存.  相似文献   
19.
李大钊与中国先进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解析先进文化的自然属性切入主题,通过思想史的分析,在历史过程中深入揭示中国现代文化发展中存在的特殊矛盾,具体展现李大钊文化思想与中国先进文化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20.
文脉,历史与现在的文化实物表象及产生并涵养它的生态、环境、风貌与可持续性,它们凝聚了以往社会人们生产、生活、生存的丰富信息,形成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记忆与文化传承,承载着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灵魂、品质、审美、追求、习惯、价值取向,它焕发着无穷而深远的魅力,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基因,是中华文化的根。它需要我们中华民族每一个子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