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14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3篇
中国共产党   18篇
中国政治   126篇
政治理论   3篇
综合类   5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41.
142.
杨毅周 《台声》2001,(9):1-1
台湾新领导人上台以后,推行了一条“没有李登辉李登辉路线”:对岛内,以所谓“本土化”为名,大搞“文化台独”,拒不承认自己是中国人,试图制造台湾人的“国家认同”;对外,疯狂购买军火,加强“台独”外交,以强化对抗大陆的实力;在两岸关系上,否认两岸两会的“九二共识”,拒绝一个中国原则,继续推行“戒急用忍”政策,继续拖延、阻挠两岸直接“三通”。事实表明,台湾当局新领导人所走的,实际上继承李登辉的分裂主义路线,其最终目的就是试图把台湾从中国领土分割出去。 一年多来,台湾当局所推行的这条李登辉路线给台湾的老…  相似文献   
143.
六、利用“千岛湖事件”恶化两岸关系推行“务实外交”制造“两个中国” 李登辉无视台湾同胞要求发展两岸关系的愿望,无视两岸交流给台湾经济和社会带来的巨大效益,一再干扰和破坏两岸关系。利用“千岛湖事件”恶化两岸关系,推行“务实外交”,拓展其所谓的“国际生存空间”,实质是在国际上制造“两个中国”,谋求“台独”。  相似文献   
144.
华声     
  相似文献   
145.
胡必松 《台声》2002,(12):20-21
“喜欢乱讲话”,这是岛内许多媒体对李登辉的评价。李登辉的“乱讲话”,常常表里不一、自相矛盾,比如他在口口声声称“爱台湾”的同时,却总是提出一些“害台湾”的主张。之所以如此,其实是源于李登辉内心深处的“皇民意识”。了解李登辉的人都知道,虽然他常以“台湾之父”自我标榜,但念念不忘的却是自己“20岁之前是日本人”。在李登辉的思想意识中,被扭曲的“台湾意识”只是表象,背后隐藏的浓厚的“皇民意识”才是实质。这种思想意识的二重性,正是李登辉胡言乱语的根源。最近李登辉抛出的所谓“脱古”等系列言论充分证明了这一…  相似文献   
146.
苏惠昭  曹景行 《台声》2004,(4):26-27
复出凤凰卫视台湾分公司的摄影棚内,《李敖有话说》节目制作人王祥基—他同时也是李敖的“小老弟”经纪人,正在忙着录像前的准备工作。他把一盒枇杷炼制的喉糖藏在资料后面,确定保温杯里头有热乎乎的水,调整了椅子坐垫角度,还仔细检查电暖炉的位置,李敖怕冷,去年12 月前列腺癌开刀后尤其怕,脚吹着热气,手仍然冰凉。距6 个月的术后恢复期还有一大半日子,贴身的伴侣换成了成人纸尿片。 再一年,李敖便70 岁了。 这样的年纪,这样的身体状态,怎么说都应该休息养生,最好不问世事,人间逍遥去了,云深不知处。李敖却先上了蔡康永、小S 徐熙娣主持…  相似文献   
147.
曾经被台湾当局炫耀的"台湾经济奇迹",在经过李登辉、陈水扁的多年折腾之后早已风光不再。最近,瑞士洛桑管理学院公布了2007年世界经济竞争力评比报告,台湾地区经济竞争力的排位从  相似文献   
148.
陈华 《党建文汇》2005,(6):52-52
台湾在中国行政区划上曾隶属福建省,1885年清政府才设置台湾省。但10年后,清政府在甲午战争中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把台湾割让给日本。1945年日本投降后,台湾终于回到祖国怀抱。  相似文献   
149.
150.
陈水扁当局策划的“3·20公投”,由于两道“公投”题的投票率分别只有45.17%和45.12%,没有越过“公投的第一道门槛”、即不到半数选民参加而被否决。“3·20公投”的这一结局,在人们的意料之中,这是由其本身法律、理论、政治和现实上固有的败因造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