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5篇
法律   28篇
中国共产党   30篇
中国政治   43篇
政治理论   7篇
综合类   3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瑶族是历史悠久、文化丰富的居住在我国南方的民族。文章通过对广西金秀瑶族自治县六巷瑶族村规民约的分析,指出固有的瑶族习惯法对村规民约制定目的、具体程序、修订完善等方面具有直接的影响,瑶族固有习惯法通过村规民约形式在当代瑶族地区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82.
中共十七大报告首次明确将"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纳入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体现了国家完善和发展村民自治制度的决心。作为村民自治制度核心内容的村规民约也日益受到关注。村规民约自身的特点及其特殊的地位,使其与"法治"之间存在着天然的内在张力。通过对村规民约与法治的内在关联正反两方面的剖析,揭示出"村规民约"对法治的推动保障作用与客观消极影响之间的矛盾,并从法律多元格局的角度,为协调这一矛盾,推进村规民约的完善和发展提出一些建议和设想,以期实现国家法律与民间秩序的良性互动与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83.
乡村法治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但目前存在以下困境:法治意识虽然在提升,但维权的能力匮乏;村委工作人员法治能力虽然有所增强,但学法、用法力不从心;法律宣传虽有成效,但缺乏针对性、可持续性.提出以下措施:完善涉农法律,对农村改革发生的新变化,及时作出法律调整;建立村规民约合法性审核机制;建立村委自治决议监督制度.  相似文献   
84.
张长虹  唐康 《学理论》2022,(7):77-80
村规民约合宪性审查在顺应实践性宪法制度发展趋势的同时,亦满足了基层群众自治制度规范之需求。规范和事实是审视村规民约合宪性审查正当性的两种视角。以规范视角审视之,置于农村法治秩序转型中的村规民约合宪性审查弥补了现存制度对于村规民约规范性限制的空白。以事实视角审视之,村规民约合宪性审查是村民权利救济和民主表达制度的强有力保障。在现有秩序之中建立村规民约合宪性审查制度之构想:地方人大常委会应按照穷尽救济原则对村规民约进行抽象审查;创设消极意义上的三段审查程序;审查结果合宪和违宪二元划分。  相似文献   
85.
刘竣娇 《当代贵州》2021,(13):34-34
3月9日,记者走进安龙县栖凤街道者跃村,只见通组路干净整洁,农业产业园里郁郁葱葱,农家小院春色满园,村委会大院旁,该村修订的村规民约十分醒目。“以前,村组公路是泥路,交通不便,我们村放牛的家庭多,路面不仅垃圾多,常常还有动物粪便。”家住者跃村七组的村民易善会说。  相似文献   
86.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20世纪80年代中央决定在农村推行村民自治,增强了基层民主,最大限度地吸纳了乡村精英参与村务管理。通过探索乡村治理法治化,以村规民约的形式为乡村治理提供制度支持,可以解决许多政府难以解决的问题,也平衡了行政权力与乡村自治之间的关系。现今在广大乡村地区,众多治理问题凸显,村民自治章程缺乏、村规民约零碎不全,都导致了乡村的治理无“据”可依。对乡村治理者没有明确的法制上的约束,若是治理者缺乏法治意识,治理就容易演变成个人意志的专断行为。除此之外,实行法治化治理,约束村民的日常行为,改变往常不良行为模式,自然会产生一些抵触的力量。面对这些问题,可通过探索制度的建设及其运行,推动乡村治理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87.
"礼治"文化是我国古代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无治而治"与"为仁由己"的文化传统及其重要表现形式——古代村规民约,作为"礼治"文化系统的重要元素,对维护中国乡村社会治理秩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国家治理背景下,要求我们深刻把握村规民约中所蕴含的"礼治"文化内涵,在中国公安治理现代化的过程中彰显"民生"为本的公安治理理念,建立符合中国特色的公安治理体系,推进公安机关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88.
曲硐面貌新     
大理白族自治州永平县博南镇曲硐村从社会治安、消防安全、村风民俗、邻里关系、婚姻家庭等五个方面制定村规民约,推进了该村的民主法制建设,维护了社会稳定,树立了良好的民风、村风,创造了安居乐业的社会环境,促进了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89.
2020年12月21日上午9点,位于云雾山山脚的璧山区三合镇二郎村云雾缭绕。"曾经二郎乡旮旯,雨路泥泞脚邋遢……如今二郎遍地宝,茶叶花椒是主导;乡村振兴大发展,村规民约记心间……"一阵歌声从不远处的茶山传来,几位村民正用快板编排该村的村歌——《二郎村规民约之歌》,为镇里即将举办的汇演做准备。  相似文献   
90.
村规民约是村级管理的重要方式和载体,是村民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约束的行为规范,有助于推进乡村基层治理。当前,各地村级组织换届工作陆续完成,村级换届之后,一些行政村将着手制定完善村规民约,以更好助推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