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618篇
  免费   96篇
  国内免费   60篇
各国政治   175篇
工人农民   238篇
世界政治   511篇
外交国际关系   504篇
法律   2646篇
中国共产党   5140篇
中国政治   6805篇
政治理论   1860篇
综合类   2895篇
  2024年   108篇
  2023年   499篇
  2022年   490篇
  2021年   506篇
  2020年   528篇
  2019年   327篇
  2018年   146篇
  2017年   188篇
  2016年   228篇
  2015年   401篇
  2014年   1067篇
  2013年   1038篇
  2012年   1204篇
  2011年   1334篇
  2010年   1484篇
  2009年   1581篇
  2008年   2288篇
  2007年   3415篇
  2006年   1939篇
  2005年   837篇
  2004年   335篇
  2003年   208篇
  2002年   241篇
  2001年   176篇
  2000年   128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6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71.
韩秀丽 《学理论》2022,(7):9-11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来源于对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的创新发展,吸收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厚的哲学智慧,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理论内涵丰富,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安全、生态五个层面的内容。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既是在新时代下对我国外交理论的创新,同时也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迎合了世界人民的利益诉求,增强了中国在世界范围内的话语权与影响力,对完善全球治理体系、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72.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创造性运用,是推进新时代网络强国建设的根本遵循。从思想政治、法律制度、技术创新、数字治理、网络文化、人才培育和国际制度性话语权机构等层面出发,梳理和把握这一重要思想的内在逻辑体系,有助于建构历史、逻辑、实践有机统一的理论体系。分析在国际国内形势下贯彻落实这一重要思想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提出相应建议,有助于全面提升治网能力和水平,进而为推动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携手共建提供可资借鉴的思路。  相似文献   
973.
政治传播理论可以对传统中国主流观念的传播形成有效解释。传统中国的主流观念主要由大一统观念、华夷观念、家国观念、和合观念等中华民族的共性观念构成。传播主体主要由统治者阶层,包括中央权力阶层、官僚阶层以及“士阶层”承担;传播客体包括农民阶层和羁縻边疆地区的少数民族。文化、生产方式、语言以及风俗习惯等是界分民族共同体的重要标准,同时,其相似性也是民族共同体得以巩固的支撑要素。主流观念由传播主体向传播客体的扩散增进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内部共识。内部共识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巩固具有重要作用。传统政治传播机制对于当下具有重要启示,持续凝聚共识仍然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巩固和发展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974.
加强党内法规建设,是推进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民主化、制度化的迫切要求.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完善,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回顾党内法规的发展历程,研究我党党内法规建设的发展特征,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对于我们更好地提高依法治党水平,增强党的执政能力,进一步推进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颇有意义.  相似文献   
975.
和谐文化,是指一种以和谐为思想内核和价值取向,以倡导、研究、阐释、传播、实施、奉行和谐理念为主要内容的文化形态、文化现象和文化性状.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条件和重要内容,它的价值诉求应包括三层内涵,即:人的身心和谐、人际和谐与天人和谐.  相似文献   
976.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笔者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也是推进文化创新,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吸引力和感召力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77.
心理和谐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影响及其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要是由人和自然组成的,人是社会的主要载体.和谐社会说到底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而人与人之间和谐的基础就是心理和谐.心理和谐是指导人正确行为和表现的思想基础,社会心理整体是否和谐对构建和谐社会有重大的影响.因此,社会和政府要倡导积极和谐的社会心理,营造心理和谐的良好社会环境和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978.
经过近3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成功地突破了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打破了原有的利益主体单一化和利益分配平均化的格局,形成了多元化经济利益主体和多样化的经济利益来源,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充满了生机与活力.但由此也带来了利益分配不公、利益差距过大等问题,造成不同社会利益群体之间的矛盾和冲突,这已成为影响和谐社会建设的重大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979.
2006年实现了国家知识产权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的良好开局.同时,也必须看到知识产权事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80.
心理契约: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新视角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心理契约作为协调劳动关系的有效工具,正在被视为解决组织与员工之间矛盾的基本方式受到关注。实践表明,和谐劳动关系的建构与发展,离不开心理契约的动态平衡。在管理实践中,应构建良好的心理契约,以促进和谐劳动关系的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