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913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64篇
各国政治   73篇
工人农民   197篇
世界政治   368篇
外交国际关系   127篇
法律   1426篇
中国共产党   8331篇
中国政治   6748篇
政治理论   1980篇
综合类   2759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143篇
  2022年   194篇
  2021年   238篇
  2020年   319篇
  2019年   159篇
  2018年   110篇
  2017年   265篇
  2016年   439篇
  2015年   903篇
  2014年   2510篇
  2013年   1950篇
  2012年   2701篇
  2011年   2200篇
  2010年   2123篇
  2009年   1675篇
  2008年   1853篇
  2007年   1109篇
  2006年   870篇
  2005年   640篇
  2004年   339篇
  2003年   217篇
  2002年   417篇
  2001年   356篇
  2000年   238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9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随着我国民营企业的快速发展,一个民营企业在发展中亟待破解的课题也随之出现,这就是,如何构建不断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企业管理理念和企业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62.
简讯     
《中国统一战线》2006,(12):63-64
△△广电总局贯彻落实第20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精神,制定了党组成员联系统战成员制度,每位党组成员均确定联系两位统战成员。总局直属机关党委为此专门下发了通知,要求所属系统单位积极做好相关配合工作,使这项工作做到经常化和制度化。(中央统战部六局)  相似文献   
63.
自主创新是指企业依靠自身的人力资源和技术资源进行研究开发,实现科技成果的商品化,并最终获得市场的创新收益。自主创新是企业利用自有的资源进行深入的研究,发现新的规律,掌握新的方法,发明新的技术,创造新的产品,占领更大的市场以迅速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自主创新能够使企业抢占行业的技术制高点,处于行业的领先地位,并获得稳定的超额利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的技术构成发生了重大变化,劳动力素质也有了相当提高。但总的来看,面对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变革,面对日益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面对以创新和技术升级为主…  相似文献   
64.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大力宣传并积极做好建设和谐文化的相关工作,是宣传思想战线一项义不容辞的重要职责  相似文献   
65.
社会主义首先是一个价值范畴。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主义价值理论认为,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公正平等、自由民主、共同富裕等则是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核心价值与基本价值具有辩证的关系。  相似文献   
66.
培育优良企业文化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途径,然而我国企业在建设企业文化时却有很多误区.因此,明确什么是优良的企业文化以及如何建设优良的企业文化,对我国的企业文化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7.
《党建文汇》2006,(6):F0004-F0004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现有基层党委172个,党总支105个,党支部2292个,党员27799人,党员占员工总数的30.74%。2000年公司成立后,企业的领导体制和运行机制发生了变化,但党委在企业中的政治核心地位没有变。几年来,公司党委和各级党组织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昂扬斗志,  相似文献   
68.
任玉秋 《新视野》2007,4(6):36-38
作为执政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核心;我们党的最高理想反映了人们对社会发展未来正确判断的精神价值;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道德化表现。把世界观、理想、道德统一起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有了灵魂和骨架,才能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69.
70.
企业的经济活动绝大多数是通过经济合同来完成,规范合同的签订是加强企业管理,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对于企业交易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许多企业对此均十分重视,有着严格的审批管理制度,合同管理因此也成为了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据笔者的办案实践,绝大多数企业的合同签订审批管理制度存在一些不完善之处,蕴含着一定的法律风险。本文在分析原合同审批制度弊端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合同签订审批管理方式,供企业界和法律界参考,以期能促进企业管理制度的完善,减少因疏于合同管理而带来的经营风险。一、目前企业合同签订审批制度及弊端目前大多数企业的合同签订审批管理制度大同小异,大致为:经办人员起草合同后,启用本企业的"签订合同审批表"依次将合同送呈律师、其他业务部门、财务部门、公司副总经理、公司总经理、董事长审签:上述各方面审查签字完毕后,业务人员持签字完毕的审批表到办公室加盖本单位公章或者合同专用章,从而签订合同。以上审批程序多是依据该企业的企业管理制度,体现了企业管理的层级性,同时体现了不同部门、不同岗位分工负责的原则,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也存在以下弊端:(一)无法保证合同草案的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