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世界政治   10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13篇
中国共产党   48篇
中国政治   54篇
政治理论   25篇
综合类   20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1 毫秒
41.
熊十力和梁漱溟作为现代新儒家的理论奠基人,在近现代思潮中对科学的看法既有相同之处,又表现出不同的特点。本文通过对两人科学观的总结和比较,认为他们都是从思想层面上探讨科学对人类的意义,并通过划分科学与玄学的不同领域肯定科学在经验界的地位。但是,两人又以不同的方式切人科学概念,在实现科学与玄学的融通问题上解决理路不甚相同,对科学的态度虽一致但背后的缘由也不同。这些不同不仅体现了两人不同的为学理路和学术特色,从某种意义上也展现了传统儒学走向现代化的不同路径。  相似文献   
42.
一百年前的1908年,清朝政府在各种压力之下,权衡利弊,颁行了《钦定宪法大纲》,从而开创了中国立宪之路,同时也开启了中国的宪政之路。但是,宪法、宪政毕竟是舶来品,在与中国特定国情相结合过程中,产生了种种的理论上的激烈争论;亦在实现宪政之路上出现了种种的曲曲折折。当然,中国要实现宪政、必然要实现宪政,这是历史之大势,浩浩荡荡,奋勇向前,应当是毋庸置疑的。在《钦定宪法大纲》颁行一百年之际,反思清末的立宪与中国的宪政之路,无疑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相似文献   
43.
粱漱溟的乡村建设理论的形成与其文化思想意识密不可分.他信奉儒学,尊孔,拥护中国文明,既认为西洋文明摧毁了中国的进步,又认为复兴中国需吸收西方的民主与科学.上述种种因素,再加上他对中国文化自身的剖析,使其乡村建设理论打上了深厚的文化思想烙印.  相似文献   
44.
古人云:“家书抵万金。”家书体现了人最真最美的部分,而那些大师的家书,长久以来打动着人心。梁漱溟是20世纪中国著名的思想家在他看来,个人的道德修养,不仅是个人呈现良知的必要功夫,而且关系着国家民族的盛衰安危。  相似文献   
45.
韩帮文 《同舟共进》2020,(5):44-45,50-53
【老隆:文化人纷至沓来】和煦的微风吹皱了江水,热闹的街道上不时响着鞭炮声。1942年的元宵节,广东东江上游边上的小镇老隆,沉浸在一片祥和之中。一条船缓缓靠近码头,从里面走出数十个人,他们拖着疲惫的身躯,提着简单的包裹。有人叹了一声:"终于到了。"这是一群逃难的人,抵达老隆,犹如获得新生。最后走出来的,是坐在后舱的14个人,其中的几位中年男子衣着朴素、面容憔悴.  相似文献   
46.
苏枫 《小康》2011,(9):112-115
1986年,梁培恕第一次萌发了写父亲的念头。梁培恕写父亲,是他发现外界对父亲及其思想的种种解读很多都是简单化的、肤浅的、甚至是错误的。一个真实的梁漱溟是什么样?1999年时,梁培恕完成第一稿。这本写父亲的书第一次在大陆出版,已是2011年  相似文献   
47.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形势越来越好.1957年是新中国诞生以来最好的年份之一.后来的“右派”头面人物之一的章乃器曾动情地说道:“今天社会主义事业已经如此辉煌.”为了更好更快地建设社会主义,1957年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整风运动的指示》,旨在全党重新进行一次普遍、深入的反官僚主义、反宗派主义、反主观主义的整风运动.  相似文献   
48.
谵小语 《检察风云》2013,(15):82-83
《这个世界会好吗?——梁漱溟晚年口述》论述、点评了儒释道各家的文化特点及代表人物,涉及诸多政治文化名人及梁漱溟本人一生重要活动。而众所周知的是,梁漱溟一生的重要活动大部分与中国近现代史有着密切联系。因此,在梁先生的人生细节中,我们看到的是另一种文化与历史。  相似文献   
49.
《学理论》2014,(35)
梁漱溟站在中国历史文化传统上来思考中国问题,想通过自身知识、文化传统的创新与改造和兼容西方文明来寻求中国问题的解决。无论是他对东西文化的认识,还是他对东西教育的看法,都是这种思想的具体表现。因此可以说梁漱溟的情意教育思想是他东西文化认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情意教育思想的来源、情意教育的内容、情意教育的实质三方面来探析梁漱溟的情意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50.
友情深厚交谊久长 毛泽东的一生,有着众多的党外朋友,其中交谊最深、友情最厚的,当属章士钊。据《梁漱溟晚年口述》一书记述,当年毛泽东为勤工俭学筹集经费,杨开慧的父亲杨昌济给自己的好友章士钊写信,毛泽东到上海找章士钊,章士钊找到大资本家穆藕初,发动各界社会名流筹集了一万大洋,经章士钊给了毛泽东,毛泽东拿了这一万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