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世界政治   10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13篇
中国共产党   48篇
中国政治   54篇
政治理论   25篇
综合类   20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田甜 《学理论》2012,(17):69-70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饱受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蹂躏,许多仁人志士纷纷探求救国之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广大农村发动了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而以梁漱溟为代表的知识分子却主张用“文化求政治”“伦理本位”“职业分途”等一套乡村建设理论来关注农村,进而解决中国的发展问题.作为改良运动的乡村建设运动虽然失败了,但它在文化建设、中国农村发展问题上的见解直到今天也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2.
田磊 《南风窗》2012,(3):4-4
皮村是北京郊区一个外来人口聚居的村落。当2012年的春节即将来临时,皮村的外来打工者们办了一场自己的春节晚会,因为崔永元跑去主持捧场,而引起很多人关注。当年轻的打工妹在简陋的舞台上,放声歌唱"这里不是我的家乡,这里夏天没有闪烁的荧光,这里秋天没有金黄的稻香"时,欢笑和泪水同时涌上了台下那些打工者的脸庞。  相似文献   
83.
梁漱溟是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甲午战争前一年出生的他,与同时代的志士仁人一样,为民族独立、为国家富强积极追求探索。他曾醉心于西方政治制度在中国的实现,先赞成“君主立宪”,后来转入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求改造旧中国,建设新中国的“路向”。  相似文献   
84.
风云书签     
名人寿星珍档作者:黄建民出版:上海辞书出版社俗话说:"人生七十古来稀"。能超过百岁的人毕竟是少数,但是名人中长寿者不乏其人,究其原因,他们都深谙养生之道,并且在实践中总结出了一套适合自己的长寿秘诀。本书以讲述名人小故事的形式逐渐拨开艰深晦涩的迷雾,展现其独特的长寿理论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揭秘为何百岁谈家桢能够步履轻快;为何幽默感是93岁的启功健康长寿的良方;梁漱溟一生吃素与其"郑重"的人  相似文献   
85.
梁漱溟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也是我国现代新儒学的开启者。在他的一生中的思想几经转变,开始信奉西洋功利主义,而后转向佛学,最后又转归儒学。他对儒学的研究并不仅仅是对传统的继承,更对儒学进行了创新和发展,成为现代新儒学的开启者。他的新儒学思想主要包括中国文化早熟说和对陆王心学的皈依。  相似文献   
86.
在上个世纪上半叶由知识分子发起的中国乡村建设运动中,晏阳初和梁漱溟是两面大旗,同享大名。二人所代表的虽为乡村建设运动的不同派别,但究其实,都是致力于从解决农村、农民问题入手,以实现“本固邦宁”的目标。当年晏梁并称,后半生二人遭际却殊堪玩味:1949年后,梁氏在一场举世皆知的风波之后,再也没有机会走出书斋,离乡村越来越远,最后以新儒学的一代重镇终老;晏氏则矢志不移,将自己开创的平民教育事业移居海外,在世界范围内大获成功。  相似文献   
87.
马勇 《理论视野》2009,(2):55-57
时至今日,学术界依然津津乐道梁漱溟与毛泽东1953年的争论,认为梁漱溟敢于触犯“龙颜”反映了中国知识分子不畏强权的精神和浩然之气,值得继承与光大。其实这个说法是很值得怀疑的,因为梁漱溟虽然当时敢于与最高领袖顶撞,但事后他格外后悔,并用几十年的时间不断反省,接近于彻底放弃先前的思想主张。  相似文献   
88.
年前老母从其友人处借得《梁漱溟的最后39年》一书,我拿过来一翻,见其中有一章的题目是《"雅量"之争的余波》。"雅量"之争我倒略知一二,好奇的是"雅量"之争居然还有个"余波",这便勾引得我读了起来,没承想竟因此通读了全书。  相似文献   
89.
梁漱溟的乡村建设运动是从政治入手的,以解决政治问题为目标,但他并不主张乡村建设运动与政府发生直接联系。梁漱溟认为,中国社会的支点重心向来在社会而不在政治,所以乡村建设者应守定社会运动的立场。然而在实际行动中他却想利用政权来实现他们改造社会的最终目的,使社会运动有一个更圆满的结果。  相似文献   
90.
梁漱溟的乡村建设理论的形成与其文化思想意识密不可分。他信奉儒学,尊孔,拥护中国文明,既认为西洋文明摧毁了中国的进步,又认为复兴中国需吸收西方的民主与科学。上述种种因素,再加上他对中国文化自身的剖析,使其乡村建设理论打上了深厚的文化思想烙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