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86篇
  免费   140篇
  国内免费   13篇
各国政治   94篇
工人农民   18篇
世界政治   187篇
外交国际关系   129篇
法律   1438篇
中国共产党   1061篇
中国政治   1446篇
政治理论   400篇
综合类   966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84篇
  2022年   91篇
  2021年   107篇
  2020年   82篇
  2019年   62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45篇
  2016年   84篇
  2015年   187篇
  2014年   410篇
  2013年   350篇
  2012年   446篇
  2011年   477篇
  2010年   439篇
  2009年   446篇
  2008年   473篇
  2007年   342篇
  2006年   295篇
  2005年   248篇
  2004年   202篇
  2003年   165篇
  2002年   187篇
  2001年   193篇
  2000年   129篇
  1999年   55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罗峰 《理论文萃》2005,(1):22-26,58
治理(governance)和善治(good governance)的概念在近几年被引入中国,学术界对此有着广泛的讨论,产生了一批比较有价值的学术成果。这些成果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学者的理论反思,即运用治理和善治的理念去描述和阐释中国的客观现实,去反思一些传统的做法和理念。  相似文献   
32.
对作为行政诉讼“通道”的功能性概念的再认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鉴于目前学界对具体行政行为概念的诸多歧义 ,有必要对这一作为行政诉讼“通道”的功能性概念重新命名。借鉴德国的行政处分概念 ,可将“具体行政行为”称为“行政处理决定”或“行政处理行为” ,以完善我国的行政诉讼制度  相似文献   
33.
“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提出及其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当天世界自然基金会(WWF)2007年度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200多名全球各行业的领导者、企业家和环保主义者汇聚一堂,共同关注并商讨如何遏制气候变化以及如何依靠有限的自然资源可持续发展等当今一系列重大环境问题。同一天《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正式颁布实施,这是我国第一部应对气候变化的全面的政策性文件,也是发展中国家颁布的第一部应对气候变化、  相似文献   
34.
本文针对丈夫向妻子隐瞒情况,对妻子施行人工授精,在离婚时争养人工授精所生女儿的具体案例,分析了人工授精的概念、种类,以及人工授精所生育子女的法律地位。同时,本案的处理中,应如何保护未成年子女的利益问题,文中将结合本案具体情况予以阐释。  相似文献   
35.
从效益审计的概念、审计的发展、审计对象和内容等角度解析效益审计,并从效益审计的一般理论出发,指出了目前效益审计实务中在确定与表达审计目标时存在的几种审计误区,以及相对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36.
定义"公共利益"的方法论及概念诠释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范进学 《法学论坛》2005,20(1):15-19
何谓公共利益 ,如何理解和解释公共利益 ,不仅是法律解释的难题 ,而且在学理上亦不易把握。本文就定义“公共利益”的方法论作了简要的检视 ,认为定义“公共利益”的方法 ,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加以理解和解释 ,即公共利益的一般学理特征、程序原则的限定以及法律列举与概括式规定。总之 ,公共利益不是目的 ,它仅仅是人实现其权利和自由的手段 ,为了人的尊严 ,为了人的价值 ,公共利益必须以宪政的名义进行  相似文献   
37.
王立民 《法学研究》2002,(3):151-160
中国古代统治者惯用刑法来规范与佛道教有关的一些问题。唐律、宋刑统、明律和清律中多处涉及确定僧道的法律地位、禁止擅自充任僧道、保护佛道神像、打击诬告僧道和诬告僧道行奸的行为等 ,但实际生活中仍有大量僧道犯罪 ,其中包含谋杀、行奸、抢劫、诬告等。与其他古代东方国家相比较 ,中国古代刑法中宗教方面内容有自己的特点 ,主要与我国古代宗教、政治状况有关  相似文献   
38.
39.
本文通过对犯罪对象理论的反思,向传统的犯罪构成理论挑战,明确提出应把“犯罪对象”列为犯罪构成必备要件的主张。  相似文献   
40.
张小虎 《现代法学》2005,27(3):129-137
犯罪概念的形式与实质,是刑法理论犯罪界说的焦点,并且由此涉及到对于罪刑法定原则的贯彻。在刑法规范的框架内,犯罪的形式界定与实质界定并不是冲突的;大陆法系、英美法系犯罪成立条件的形式也贯穿着实质的判断。犯罪实质与形式的划分,既是立法实际的复写,也是理论分析的必要。行为的犯罪评价可以通过肯定判断与否定判断来具体实现。基于犯罪的“形式与实质双面统一”的理念,犯罪概念与罪刑法定原则具有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