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6篇
  免费   23篇
世界政治   8篇
法律   324篇
中国共产党   14篇
中国政治   59篇
政治理论   26篇
综合类   12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51.
两个刑事证据规定以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并重,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并重为指导,确立了证据裁判原则,加强了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权利保护,体现了宪法人权保障原则及其价值理念,蕴含了权利中心主义观念,遵循了正当程序原则,有利于切实尊重和保障人权,规范和制约司法公权力,有效平衡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2.
由于帕卡的犯罪控制模式与正当程序模式理论存在"先天"不足,而我国理论界对刑事诉讼法法理研究主要是围绕该理论而展开的,导致具体制度的设计上对被害人的诉权存在一定的缺失,此种上层建筑的理论瑕疵势必影响立法实践中对被害人诉讼权利的保障,以致发展为国家变相对被害人的二次伤害。有鉴于此,本文旨在探讨我国刑事诉讼制度因受到帕卡的犯罪控制模式与正当程序模式理论影响存在的对被害人诉讼权利保护的不足,以期开拓理论视野。  相似文献   
153.
在当前司法会计鉴定的委托、结论的形成、结论的裁判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利器只能是"正当程序".本文论述了正当程序的起源、正当程序被违背的根源以及实现正当程序的具体途径,试图为司法会计理论奠定诉讼法理基础.  相似文献   
154.
程序是近代中国在引入西方法律思想和法律制度的过程中创造出的一个词汇,带有传统汉语的程序与秩序的印迹。中文程序的含义应该来源于英文,而英文程序观念的特色不仅在于语词的表面含义,更在于程序保障的制度模式及其理念。  相似文献   
155.
论刑事诉讼中人权保护的几个理论问题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刑事诉讼中的人权保护问题,是一个被普遍关注的国际性课题,国内外已有许多学者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而对这一问题的继续深入研究则有赖于对其中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作深入的研讨。 一、人权保护与现代刑事诉讼的建立 当我们欣赏现代刑事诉讼的民主和文明,一个很自然的问题便跃然纸上,即现代刑事诉讼从何而来?回到黑暗的中世纪,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刑事诉讼是另一番景象:(1)法院作为封建统治的工具集审判权和起诉权于一身,拥有不受限制的权力;(2)被告人不是刑事诉讼的主体,而是刑事诉讼的客体,他在刑事诉讼中没有任何权利可言,相反却有招供的义务;(3)有罪推定被广泛采用;(4)被告人口供被奉为证据之王,因而他理所当然地承担起了自证其罪的义务;(5)法院审判秘密进行,对法院的错误判决没有救济程序。  相似文献   
156.
虽然自动化行政的发展与应用为提高行政效率、便利相对人提供了动力,但围绕自动化行政的相关法律标准以及问责机制却仍不完备。规制体系的漏洞使行政行为能够借助技术手段规避在主体资格、适用条件、行政程序等方面的合法性审查,对相对人的基本权益构成潜在威胁。应当基于现有行政诉讼法体系以及行政法基本原则,从审查要素出发,扩大主体审查范围、规范自动化行政应用场域,从而完善自动化行政合法性的审查模式,保证自动化行政在实体和程序方面的合法性,维护相对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57.
普通法传统中的自然正义原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然正义原则”(thedoctrineofnaturaljustice)是普通法国家法院审查行政行为的一个基本依据 ,它代表着有关行政活动的最重要的程序要求。我国行政法学界对自然正义原则的系统研究成果并不多见 ,作为引玉之作 ,本文以自然正义原则同自然法、美国宪法中的“正当程序”规则的比较为基础 ,对该原则的历史起源和现今发展加以考察 ,以图对我国的行政程序制度建设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58.
郭旨龙 《法学杂志》2020,(3):101-113
评估执法的正当需求和手机用户的合法权益成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程序规制命题。移动设备搜查对警察权力的重要性和公民权利保护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应当将移动设备视为人们具有合理信赖的一个信息隐私空间。英国、美国的手机搜查规范上的域内不统一导致搜查实践的多样态、公民权利的保护缺陷。但其应对证据的移动电子化的基本思路——根据信息种类或其他变量进行立法,区别对待搜查条件——对中国相关搜查问题的解释和解决具有镜鉴意义。我国需要考虑确立获得搜查批准的原则,通过类型化规则给执法提供明确指导,并且明确搜查后的系列权利保障,进行电子搜查规则的适时调整与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159.
网络犯罪侦查的特点之一就是案件的线索和证据都具有虚拟性的特点,这就导致了取证虽然只是网络犯罪侦查的一个环节,但其作用和涵盖的范围却涵摄侦查的整体过程。网络犯罪侦查取证对象的变迁,电子数据不确定性对手段和目的带来的新要求,以及网络线索扩线的特殊意义,导致了实践中任意性侦查行为与强制性侦查行为相互交融、案外第三人诉讼权利保障缺失等问题。为了回应网络犯罪取证程序的现实困境,应对网络犯罪取证行为进行动态规制,除了严格规制手段和目的外,还应注重程序入口方面比例原则和数据收集最小化原则的适用,以及取证行为的动态规制。  相似文献   
160.
孙洪坤 《法律科学》2008,6(1):44-50
正当程序作为宪法的基本原则,已经得到现代法治国家的普遍认可。它对一国宪政的发展具有树立宪法权威、建构法治、控制权力和保障人权等价值。针对我国的宪政现状,应从改造人们的程序观念、增加宪法的程序性条款、完善我国的程序法律和程序控权与保权的制度设计等几个方面入手构造正当程序,以推动我国宪政建设走上更成熟的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