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27篇
  免费   9篇
各国政治   117篇
工人农民   30篇
世界政治   122篇
外交国际关系   85篇
法律   292篇
中国共产党   522篇
中国政治   916篇
政治理论   97篇
综合类   15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59篇
  2014年   227篇
  2013年   244篇
  2012年   304篇
  2011年   237篇
  2010年   222篇
  2009年   213篇
  2008年   204篇
  2007年   173篇
  2006年   106篇
  2005年   63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21.
《小康》2005,(4):77-77
激醒——中法艺术的碰撞与融合,毕加索版画中国巡回展,森山大道摄影展,2005法国电影回顾展——从经典到当代。  相似文献   
822.
问:根据新时期文学名篇,高晓声的"陈奂生"系列小说改编的电视连续剧《农民陈奂生》已经开拍,你担任了编剧,能否具体介绍一下有关情况?答:此剧是由江苏电视台和常州电视台联合摄制的。大家知道,江苏台多年来拍了不少有较高文学品位的电视剧,而江苏又是文学大省,他们就一直致力于把江苏作家的作品搬上荧屏,苏子龙台长对此思考更多。高老的"陈奂生"系列,不仅是江苏文坛的重大收获,且已成为新时期农民形象的经典,所以江苏台早就酝酿要把它拍成电视剧,后来把这个想法告诉了高老。高老开始是有些顾虑的,因为多年前北京青年电影制片厂和潇湘电影制片厂曾联合拍过一部《陈奂生上城》的电影,由于定位在喜剧上,笑料  相似文献   
823.
近十年来,中国人上电影院看电影的越来越少了。难道大家不愿意、不喜欢看电影了吗?不是的。主要因为电影票价太贵,许多人看不起电影了!笔者和周围的一些朋友,是十分喜欢电影艺术,很喜爱观看电影的。只因是个普通工薪阶层、离退休干部,由于囊中羞涩,已有好几年不进电影院,成了看不起电影的当今城市平民百姓了。有人说,电影票在中国是最贵的。何以见得?近日翻阅报刊,可以得到一个明确的比较。在美国纽约,晚场电影票价每张7美元,相当于当地一名普通工人月收入的1/214,相当于受过高等教育的市民月收入的1/357。德国柏林夜场电影票价为13马克,相当于普通市民月收入的1/154。  相似文献   
824.
恰逢中国电影诞生一百年之际,在审视中国电影业妁现状与发展的同时,我们看到了中国电影正朝着进步的方向发展,但也不得不承认中国电影产业仍存在一些问题。电影在技术与艺术上的难以融合;观众人次、影院票房和放映场次的走势不容乐观;再加上电视给电影带来的强烈冲击。这些问题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  相似文献   
825.
1951年国庆节的阅兵总指挥是聂荣臻元帅。当时我在北京电影制片厂任编导。这一年的国庆节记录片就是由我担任编导摄制的,片名就叫《一九五一国庆节》。  相似文献   
826.
恰逢中国电影诞生一百年之际,在审视中国电影业的现状与发展的同时,我们看到了中国电影正朝着进步的方向发展,但也不得不承认中国电影产业仍存在一些问题.电影在技术与艺术上的难以融合观众人次、影院票房和放映场次的走势不容乐观;再加上电视给电影带来的强烈冲击.这些问题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  相似文献   
827.
李平 《党员文摘》2006,(11):41-41
最近,中国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工程CNGI示范网络核心网在京通过专家验收。它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纯IPv6(互联网协议第6版)互联网,能以每秒10G的传输速率连接全国20个主要城市的核心节点(相当于每秒传送15个VCD光盘存储的信息,也就是说理论上一部DVD电影可以在4秒内传输完成)。专家预测,这意味着真正的数字化时代即将来临。  相似文献   
828.
李军红 《青年论坛》2007,(1):124-128
20世纪30年代中国左翼电影以对思想意识性的注重、对社会整体性和社会分析性的追求、对质朴的民族化风格的探究,形成了其基本美学特征,创构了自己独特的现实———理性景观。其美学价值对后来的中国电影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829.
意大利著名导演安东尼奥尼的电影《中国》,对中国人来说,既熟悉又陌生。30多年前几乎家喻户晓,知道有这样一个“老外”拍了这样一部电影。然而看过的观众,至今却寥寥无几。安东尼奥尼也不知道,他的这部影片进入中国后的第一批观众,就有当时全部在京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据说美国总统尼克松也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两次观看了这部影片。2004年11月25日到12月5日,由意大利驻华使馆文化处和北京电影学院策划组织的安东尼奥尼作品回顾展,引起中国文化界的特别关注。本次影展放映了他的《中国》、《爱情故事》、《奇遇》、《蚀》等7部长片和7部短…  相似文献   
830.
在坚信科学,相信政府,托付给医疗和科研专业人员之外,我们在疫情前,百般脆弱,唯有守望相助,彼此守护。这也是大部分电影传递给我们的最终信息。悲从心来的一个事实,我们注定和自身的很多疾病一直相伴。马尔克斯写了《百年孤独》,还写了《霍乱时期的爱情》,里面最感人的一句,"我对死亡感到唯一的痛苦,是没能为爱而死",因为"连霍乱本身也是一种爱情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