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4篇
法律   2篇
中国共产党   19篇
中国政治   48篇
政治理论   3篇
综合类   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在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地进行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一直是一个十分敏感且容易引起争议的问题。本文以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为指导,从生态旅游的角度出发,针对近年来武当山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当地旅游资源的特色,提出了一个新的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方向——建立“国家地质公园”的新设想,并就其重要意义等方面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72.
论武当山历史人文旅游资源开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武当山是中国的道教圣地,有丰富的历史人文旅游资源:独特的道教信仰,独特的道教建筑,独特的武当武术,独特的武当道教音乐,独特的武当道教医药等。因此,发展武当山旅游业的前景极为可观,我们应充分利用这些旅游资源发展武当山的旅游业。  相似文献   
73.
《世纪行》2012,(10):25-25
9月27日,省政协主席杨松在武当山特区调研太极湖建设和开发情况时强调,以武当山为龙头,努力将太极湖打造成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和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实现“山水城互动,文旅农一体,政企民共荣”的区域综合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74.
汤礼春 《侨园》2012,(6):46
武当山旅游的人大都是冲着武当山那绚丽多姿的自然风光,气势雄伟的古代建筑,鬼斧神工的金顶造极,博大精深的道教文化,玄妙绝伦的武当武术.如果到武当山旅游前能了解一下武当山与明朝永乐皇帝的渊源,那游览起来就更有兴味了. 武当山的主要历史建筑包括金顶都是明代永乐年间修建的,为什么永乐皇帝朱棣要下令在武当山大修宫殿庙宇呢?这要从头说起.  相似文献   
75.
梁衡 《学习导报》2012,(4):56-57
武当山,最让我震撼的,是万山丛中、绝壁之上和古树深处的宫殿。真不知,历史是怎样完成这“9宫、8观、72庙、27000间房”的。 武当大兴土木第一人当数朱棣。朱是违反封建帝王的传承法则,夺了侄儿的皇位上台的。他在位期间完成了中国建筑史上的两大工程,一是北修故宫,为我们留下了一座中国最可观的皇权殿堂:  相似文献   
76.
《统一论坛》2010,(6):57-57
武当山古建筑中的宫阙庙宇集中体现了中国元、明、清三代世俗和宗教建筑的建筑学和艺术成就。古建筑群坐落在沟壑纵横、风景如画的湖北省武当山麓,在明代期间逐渐形成规模,  相似文献   
77.
张衍荣 《侨园》2013,(6):51-51
<正>近日,小车载着我们从十堰市出发,直奔武当山而去。武当山原名太和山,位于鄂西北的崇山峻岭中,与秦岭、大巴山、神农架连成一片浩瀚苍莽的屏障,形同一柄巨伞,保护着荆楚、秦晋和巴蜀。它被尊为"大岳",则是600年前明成祖朱棣的事。公元1412年(永乐十年),怀有深深和尚道士情结的朱棣,下令68岁的道士孙碧云速赴武当山,将其规划为大明王朝的皇家道场。从此,明王朝在大规模"北建故宫"的同时,又开始了"南建武当"。  相似文献   
78.
王剑龙  何勇 《世纪行》2012,(11):45-47
2010年6月23日晚7时许,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播出这样一则新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中国道教协会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并与出席中国道教协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代表合影留念……当贾主席向与会的蕲春县普阳观住持何诚道问好并亲切握手的画面播出时,小小的蕲春县城引起不小的轰动。  相似文献   
79.
清代湖广地方军政官吏十分重视武当山道教建筑的维修。他们或捐俸倡导维修,或督促道士修缮,先后兴修了纯阳宫、遇真宫、太和宫等道宫和复真观、琼台观、凝虚观等道观,并对全山神路、桥梁等进行修葺,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明代宫观建筑的宏伟壮丽。  相似文献   
80.
“正月十六游百病,游了百病不生病。”每年,在广元市苍溪县红军渡·西武当山,人流如湖。大家扶老携幼,结伴而行,享受着“游百病”给他们带来的的快乐。“游百病’’是苍溪特有的民俗文化活动,每年正月十六,人们都会登高爬山,寓意将人体的各种病痛“丢”在山野,祈福一年四李身体健康,幸福平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