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91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67篇
各国政治   30篇
工人农民   18篇
世界政治   200篇
外交国际关系   130篇
法律   403篇
中国共产党   9308篇
中国政治   2820篇
政治理论   1017篇
综合类   1344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110篇
  2022年   59篇
  2021年   68篇
  2020年   143篇
  2019年   53篇
  2018年   56篇
  2017年   92篇
  2016年   118篇
  2015年   182篇
  2014年   1301篇
  2013年   1602篇
  2012年   1430篇
  2011年   1723篇
  2010年   1484篇
  2009年   1440篇
  2008年   1129篇
  2007年   855篇
  2006年   833篇
  2005年   564篇
  2004年   574篇
  2003年   468篇
  2002年   343篇
  2001年   329篇
  2000年   244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阎平 《党史纵横》2002,(8):29-30
毛泽东一生大部分时间都是以一名指挥者的身份出现在中国舞台上的.无论是在艰苦的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紧张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的麾下都聚集了一大批足智多谋的人才,他们在毛泽东指挥下南征北战,出生人死,立下赫赫战功;其后又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出谋划策,创造了众多令世人瞩目的奇迹.这无不源于毛泽东对他们的敢用、善用.毛泽东对他们的特长、性格等了如指掌,知之甚深,故而能因其优点委以重任,又能因其弱点予以弥补,从而形成一种指臂相连、珠联璧合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182.
自始至终参与长征的毛泽东,以亲身经历的真实感受、深厚的艺术功力,摹他人难摹之景,状他人难状之物,抒他人难抒之情,吟唱出浑厚雄壮而彪炳千古的红军颂歌。资料显示,毛泽东在长征途中写的诗词已公开发表的共四首。让我们按诗词写作的时间顺序来一一赏析。一、顶天立地的《十六字令三首》原作:《十六字令三首》一九三四年到一九三五年其一山,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其二山,倒海翻江卷巨澜。奔腾急,万马战犹酣。其三山,刺破青天锷未残。天欲坠,赖以拄其间。这三首作于1934年到1935年的小令,以其雄伟豪迈的气概描写了山的雄姿、山…  相似文献   
183.
作为重庆社会主义学院的重点科研项目,由罗振建同志主编,重庆出版社于2005年12月出版的《统一战线学研究》,是一部专门研究统一战线这一政治事物发生、发展及其运行规律的著作,是力图建立一门统一战线学学科体系的一部具有开拓性、探索性的著作,是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末,由原中央社会主义学院秘书长朱真同志,依据毛泽东同志以及李维汉同志关于统一战线是一门科学的指示,率先提出并呼吁建立一门统战学以来,出版的第一部最系统的、真正意义上的统一战线学方面的研究性著作(尽管自那时以来也有一些同志出版了以统战学命名的所谓“概论”)。这部著…  相似文献   
184.
陈士榘亲历三湾改编,随毛泽东上了井冈山,南征北战,成为开国上将。老将军回忆时这样说:“三湾改编”给工农革命军带来的最大变化是连以上建立各级士兵委员会。毛泽东对士兵委员会曾做过这样的阐述:士兵委员会就是监督院,是监督官长的。成立士兵委员会就是要士兵敢于讲话,讲了话也要有作用。  相似文献   
185.
对多年来社会上有关粟裕对授予他大将的军衔不满,受到毛泽东同志严肃批评的传说,粟裕大将身边的工作人员鞠开同志撰写了<粟裕大将授衔真相>一文,刊登在<北京日报>上作了澄清.实际情况是,1955年授衔时,党中央、毛泽东原本是要给粟裕授元帅衔的,是粟裕高风亮节,自己不要,把元帅衔主动让了.作者鞠开当时并不知情,得悉邵力子说粟裕应评元帅的消息后,当作一个喜讯兴冲冲报告粟裕,并把材料指给他看,以为他会高兴的,哪知他脸一沉,脱口而出:"评我大将,就是够高的了,要什么元帅呢?我只嫌高,不嫌低."  相似文献   
186.
<正>1976年7月28日,河北省唐山地区发生历史上罕见的大地震,这次地震是中国少有的惨例,也是迄今为止400多年世界地震史上最悲惨的一次。强烈地震不仅将华北工业重镇唐山夷为平地,而且大半个中国均有震感,首都北京也遭严重波及。此时,北京中南海红墙内的毛泽东不但承受着地震的冲击,还承受着疾病的重大折磨。身患多种疾病的毛泽东,仍然保持着敏锐的思维和清醒的头脑,他坚持亲自圈阅重要文件,中央对唐山地震的报告、请示、通报等文件都是他亲自圈阅后付诸实施的。  相似文献   
187.
挥泪的口碑     
张军才 《民主》2007,(9):46-46
人的眼泪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不同时期、不同状况撒下的泪滴,有着各自不同的意义:“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道的是杜少陵忧国的情怀:“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说的是王实甫《西厢记》中崔莺莺送别张生的离愁;“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表的是毛泽东感奋悲惋的襟怀……近日,一位民主党派老领导因年纪到了而离开岗位,  相似文献   
188.
蔡永飞 《政策瞭望》2007,(10):48-49
汇报工作,指的是下级官员向上级官员以口头或书面形式陈述工作情况。它是上级官员向下级官员调查研究、和下级官员进行沟通互动的一种重要途径,同时也为上级领导提供了一个考察下级干部的机会。对于领导干部来说,汇报工作的能力也是一种执政能力,关系到干部体制的完善、干部队伍建设和干部个人的成长。  相似文献   
189.
姚兰 《前沿》2007,1(5):3-6
知识分子问题一直是与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紧密相关的一个重要问题,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这一问题同样不容忽视。作为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重要领导人,毛泽东十分重视知识分子问题,并形成了独特的知识分子理论,对我们今天如何在新时期发挥知识分子的作用有重要的启示作用。本文仅按照各个历史时期和阶段对毛泽东知识分子思想的演变做出一些历史的分析和考察,并在此基础上得出只有充分发挥这一群体的功能和作用才能更好的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0.
毛泽东农业合作化思想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农村、农业”问题一直是我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致力于解决的重大问题之一。在探索中国农业发展进程的过程中,毛泽东形成了他的农业合作化思想。分析研究毛泽东的农业合作化思想,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发展过程,而且对于当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