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9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5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3篇
中国共产党   110篇
中国政治   115篇
政治理论   29篇
综合类   1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8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31.
张曙 《党的建设》2014,(9):60-62
“无论是政治,还是军事,论文论武,邓小平都是一把好手。”毛泽东1951年的这番评价,包含了此前10多年他对邓小平卓越才干的所有肯定1951年9月3日,民主人士梁漱溟与毛泽东共进晚餐。席间,他向毛泽东汇报了他几个月来在四川考察土改运动的收获,谈到他对四川工作和对邓小平的印象时说:“解放不过两年,四川能出现这样安定的情势,不容易。解放前我在四川若干年,那是一个很乱很复杂的地方,变化这么快,出乎我意料。四川这一局面的取得,首先得推刘、邓治理有方,他们是当地的执政者、军政大员。特别是邓小平年轻、能干,所见所闻,印象深刻。”  相似文献   
232.
王卓然先生(1893—1975)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宣传家、爱国民主人士、社会活动家,他与杜重远、高崇民、阎宝航、车向忱、王化一、卢广义绩一起被誉为东北救亡七杰,曾为争取民族独立、新中国的诞生和发展做出杰出贡献。王卓然生活的年代正是列强环视意欲瓜分中国,而日本帝国主义者正加紧对我国的侵略,鲸吞我国大片国土。国土沦丧,人民生活在水生火热之中。  相似文献   
233.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党适时调整对台方针政策,由原来的武力解放台湾转为以和平方式解放台湾,并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政策。为让台湾当局了解我新的对台方针政策,在两岸都有重要影响的民主人士诸如张治中和章士钊,从中牵线搭桥,通过写信、喊话,甚或去香港面谈,沟通两岸高层,为祖国的和平统一大业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234.
章含之在她《我与父亲章士钊》(《文汇月刊》1988年第4期)和新近出版的《跨过厚厚的大红门》(文汇出版社2002年8月)以及她主编的《章士钊全集》中,都收入了“文革”期间的两封重要信件:一封是章士钊写给当时行将被打倒的国家主席刘少奇的;一封是毛泽东接到章士钊写给他为刘少奇求情的信之后给章的回信。这两封信都是研究中国当代史,特别是研究“文革”史的极其珍贵的材料,反映出章氏当时确实是竭尽全力地居中调停党和国家这一二把手之间的关系的。  相似文献   
235.
孟红  高文彬 《党史文汇》2006,(11):24-27
王若飞是我党早期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波澜壮阔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中,他担任过中共中央秘书长、中央军委参谋长等重要职务,出席过党的五大、六大,并在七大上当选为中央委员.他先后参加和领导过党务工作、工人运动、农民运动、党的宣传、组织、统战、少数民族和军事等方面的工作,对中国革命做出了重要贡献.刘少白是晋西北著名的爱国民主人士,毛泽东在一次重要讲话中曾对他给予高度赞誉:"晋绥边区的刘少白、陕甘宁边区的李鼎铭等人,在抗日战争和抗日战争以后的困难时期内,曾给我们以相当的帮助……"(《毛泽东选集》第四卷).正是革命战争年代共同的追求、信仰和奋斗,使王若飞与刘少白相知相交,革命情谊笃深.  相似文献   
236.
在教育产业化浪潮席卷的今天,大半个世纪前旧中国几位有识之士,在重庆这片热土上,曾孜孜不倦地开垦着封建思想笼罩的“乡土中国”,实践着自己的“教育救国”梦……  相似文献   
237.
史晓道 《新东方》2006,(6):24-26
跳出“周期率”,是民主人士黄炎培先生在抗日战争后期对中国共产党的殷殷期盼;“两个务必”,是毛泽东同志进京前对全党的谆谆告诫;坚持“两个务必”,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新世纪新阶段对全党的寄情托意。深入领会坚持“两个务必”与跳出“周期率”的关系,对于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有其重要的意义。一周期律是黄炎培先生综观中国历次农民战争得出的一条结论,其涵义为:大凡一个王朝在创业之初都雄心勃勃,也许那时艰难困苦,只有从万死中觅取一生,而至成功后,就逐渐惰性发作,松懈腐化,其结局或…  相似文献   
238.
封五昌 《各界》2011,(1):68-69
杜斌丞(1888—1947),陕西米脂人,是杰出的爱国民主人士。早年从事教育工作。西安事变前后,曾任国民革命军第十七路军杨虎城部总参议和陕西省政府秘书长。杜是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者,髯长而美,人们称他“杜胡子”。西安事变时,周恩来多次同杜先生晤谈,  相似文献   
239.
谁是第一个喊毛主席万岁的人?有人说是1949年3月,毛泽东设宴款待黄炎培等20多位知名民主人士,第二天,毛泽东与黄炎培畅谈,第三天北京市市长叶剑英在国民大戏院开欢迎会时,黄炎培高呼了人民革命万岁!中国共产党万岁!毛主席万岁!也有人认为是1950年4月27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登的《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口号》中的最后一条是伟大的中国人民领袖毛泽东同志万岁!其实,都不对。  相似文献   
240.
《当代党员》2011,(7):27-28
“弥天大勇。”毛泽东入渝谈判,民主人士柳亚子如此赞叹。在渝43天,毛泽东以高超的斗争艺术,粉碎了国民党企图将内战之责嫁祸于中共的阴谋,并赢得了民心,为解放战争的胜利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