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20篇
  免费   120篇
  国内免费   4篇
各国政治   13篇
工人农民   17篇
世界政治   107篇
外交国际关系   27篇
法律   3436篇
中国共产党   464篇
中国政治   773篇
政治理论   205篇
综合类   1102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64篇
  2022年   60篇
  2021年   94篇
  2020年   71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59篇
  2015年   134篇
  2014年   323篇
  2013年   351篇
  2012年   407篇
  2011年   479篇
  2010年   378篇
  2009年   433篇
  2008年   451篇
  2007年   380篇
  2006年   345篇
  2005年   327篇
  2004年   332篇
  2003年   324篇
  2002年   357篇
  2001年   273篇
  2000年   259篇
  1999年   50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中国法上的民事诉讼证明标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泽勇 《清华法学》2013,7(1):73-88
通过研读我国民事诉讼证明标准的立法、学说和判决,可以发现,我国法律界关于证明标准相关概念的理解并不准确,立法和司法实践中也颇多混乱无序之处.证明标准的功能主要不在制约,而在引导.未来民事诉讼证明标准的设计中,应摈弃英美法系的客观化表述方式,回归大陆法系的“内心确信”模式.由此留下的规范真空,则可通过司法判决的日积月累,逐渐填补.  相似文献   
162.
秋天 《中国律师》2012,(1):48-49
《民事诉讼法》是国家的基本法律,是规范民事诉讼程序的基本规则,与每个公民的利益息息相关。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是1991年通过的,2007年全国人大常委会曾对《民事诉讼法》审判监督程序和执行程序的部分规范作了修改。虽然《民事诉讼法》对保证人民法院依法审理民事案件,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民事案件数量持续增多,新的案件类型不断出现,现行民诉法的规定在某些方面有待完善。  相似文献   
163.
周少鹏 《法制与社会》2012,(23):118-119
行为人并未绑架被害人,而是将被害人策划、配合去外地游玩、或将被害人骗至外地游玩,并向其第三人(一般为家属)谎称“绑架”了被害人并以此要求“赎金”的行为只能定性为敲诈勒索.非法拘禁是否是暴力、胁迫、骗取等手段控制人身自由实现其他犯罪目的指控不能时的口袋罪名.  相似文献   
164.
165.
法律适用的过程是司法三段论和价值判断交织的过程,在解释具体法律条文时,立法者价值判断优先。法官进行价值判断首先要进行合宪性解释,在狭义的法律解释中,宪性解释属于目的解释的一种,同时发挥着控制性规范的作用;在不确定概念和概括条款中,合宪性解释发挥更大作用应作为独立的解释方法。为规范法官在合宪性解释中的恣意,法官应遵守价值共识规则、利益兼顾原则和比例原则,并应进行充分的说理论证。  相似文献   
166.
“法律思维的整个过程,都是紧扣着法律规范进行的.法律是社会生活的行为规范,规范性是法律的本质属性,”梁慧星老师在著名的《怎样进行法律思维》一文中作此说.从法律的社会性、逻辑性、概念性、目的性、正义性六个方面对法律思维的现实指导意义感悟如下:以规范规范思维,以思维运用规范;法律“解适”源于社会生活,但高于社会生活;法律逻辑遵循从规范到案例事实到最终推出法律效果的过程;概念是众目的之基石;法经天下,经国济世.  相似文献   
167.
盗窃罪的构成需要行为人在故意之外另具有非法占有目的,因为“非法占有目的”具有区分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的机能.非法占有目的由两个方面的要素构成,即排除权利人的占有和利用处分的意思.对于行为人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目的判断,应从行为人的客观行为出发,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合理利用刑事推定原则.  相似文献   
168.
宋志超 《法制与社会》2012,(32):240-241
附带民事诉讼制度作为一项重要的诉讼制度在此次《刑事诉讼法》的修改过程中得到进一步完善。在司法实践中,虽然有完善附带民事诉讼制度来保护刑事被害人的合法权益,但是由于很多被告人没有偿还能力,这使我国的附带民事诉讼制度面临执行困境。本文着重从救助被害人的角度出发,通过分析笔者亲自办理的案件,提出建立我国刑事被害人国家救助制度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69.
陶银生 《党课》2012,(15):24-30
教学对象:基层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员明确共产党员树立良好形象的重要意义,从而自觉提高修养,加强自身建设,努力践行“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的基本要求;教学提示:教学前认真学习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等读本,教学过程中可适当引用教学参考之内容;教学时间:1.5小时。  相似文献   
170.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发布的《关于办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对恶意透支作出了进一步规定,并确定了"经发卡银行两次催收后超过三个月仍不归还"的限制条件。但在司法实践中,对于如何理解经发卡银行两次催收后超过三个月仍不归还、两次催收的认定、三个月的宽限期计算等问题仍存在争议,本文试对以上几个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