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4篇
  免费   12篇
各国政治   21篇
工人农民   7篇
世界政治   40篇
外交国际关系   18篇
法律   123篇
中国共产党   131篇
中国政治   228篇
政治理论   78篇
综合类   6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96篇
  2013年   75篇
  2012年   92篇
  2011年   134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01.
民国时期的大学,在教育学人矢志追求和勤力向上的构筑下,打破了中国政教合一的教育传统,在中国第一次实现了教学自由。这种局面的形成,得益于民国时期的大学取得了教员聘任、大学招生、课程设置和学位授予等四项权利。这其中历史可借鉴的经验,对于我国目前的大学体制改革具有很大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702.
袁世凯当政时期及其死后的北洋军阀政府在报刊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立法活动.这些立法活动表现出来的主要特点是政权性质改变而名号照旧、报刊法制成果主要集中在袁世凯当政时期、字面上"民主自由"和实质上封建专制手段共用等.  相似文献   
703.
在1925年民国宪法草案的政体设计中,总统由独立选举方式产生,权力也进一步增强,特别是确认了总统作为行政首脑的权力与立法权,包括解散国会权、紧急命令权、修宪提议权等,其权力比总统制下总统的权力要大。在总统与内阁权力关系上,总统居于主导与支配地位,符合半总统制政体行政权分享的原则。行政与立法权力关系的设计,体现为民国议会对总统与国务员的弹劾权、议会对政府的不信任权以及总统的解散议会权。宪法草案半总统制政体模式的选择,不仅是宪政学理的设计结果,还与北京临时执政府主导制宪、制宪者对民初宪政制度实践的经验反思以及魏玛共和国宪法影响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704.
民国时期自由职业者作为中国近代社会新兴的职业群体,之所以积极投身政治生活,客观上看是因为当时经济上资本主义有了较大发展,政治上近代政体建立及政治运动风起云涌,社会形态上有近代化推进,文化上有近代中国教育制度的建立;从主观上看是为了其实现个体事业、促进行业发展,助推社会事业及施展政治抱负的需要。  相似文献   
705.
罗奇玉 《湘潮》2018,(2):37-38
罗正纬,字达存,号涵原,湘潭马家河镇人,生于光绪十年即公元1884年,相继就读于明徳速成师范学校、中路师范、湖南优级师范,因成绩优异,清廷授予其举人加中书科中书衔,国会众议院议员。民国元年,罗正纬怀着教育救国的理想,与友人符定一等人在长沙创办湖南省全省高等中学(即现在的长沙市一中),符定一任首届校长,罗正纬任首届庻务主任(或相当现如今的办公室主任)。  相似文献   
706.
警察制度的发展是现代社会文明程度的一个标志。本文以其为视角,考查其在云南地方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借此历史的分析,为警察在新时期的发展,提供借鉴,也丰富警察学,警察史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