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5篇
  免费   5篇
世界政治   2篇
法律   28篇
中国共产党   38篇
中国政治   163篇
政治理论   7篇
综合类   5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71.
民族乡是根据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为适应少数民族杂居、散居的特点而设立的乡级机构,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补充和完善,是实现各少数民族平等当家作主的法律保障。根据国务院《关于建立民族乡问题的通知》,从1987年以来,昆明市先后建立了10个民族乡,即:安宁市太平白族乡,西山区团结白族彝族乡、  相似文献   
72.
——自主管理本民族、本地区的内部事务。民族自治地方各族人民通过选出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组成自治机关,管理本民族、本地区内部事务。目前中国所有民族自治地方的人大常委会都有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主任或者副主任,自治区  相似文献   
73.
邓小平民族区域自治行政理论是邓小平理论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也是我国现阶段科学管理民族自治地方各级政府行政事务的指导思想。探讨邓小平民族区域自治行政理论的形成过程和特点 ,对提高民族自治地方政府管理效率 ,推动民族自治地方的经济与社会发展 ,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具有重要意义。一、邓小平民族区域自治行政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第一 ,理论形成阶段。 1 938年 1 0月党基本确立了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提出各少数民族“与汉族联合建立统一的国家” ,“各少数民族与汉族杂居的地方 ,当地政府须设置由当地少数民族的人员组成的委员会 ,作为…  相似文献   
74.
必须切实贯彻落实好民族区域自治法。这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能否顺利实施的关键环节。上级国家机关制定的有关决议、决定、命令和指示,应当适合民族自治地方的实际,照顾民族自治  相似文献   
75.
76.
马学智 《党的建设》2008,(10):31-31
过去很长一段时期,我们在发展观上存在着一定的片面性,重物质轻精神、重经济轻社会、重总量轻结构、重发展轻环境等现象普遍存在,由此对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一些困难和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要  相似文献   
77.
文井 《人大论坛》2007,(8):36-36
7月13日至1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主任委员多吉才让率全国人大常委会民族区域自治法执法检查组来我省,就《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以下简称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贯彻落实情况和民族工作情况进行跟踪执法检查。  相似文献   
78.
汤法远 《思想战线》2011,37(2):137-138
一、功能结构:从倾斜甚至从属于政治向注重经济和社会发展演变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民族政治思想的结晶,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载体和体现,是统一多民族国家和民族自治地方社会稳定、和谐、发展的保障,具有思想、道德、文化、政策等无法替代的特有属性和功能。从社会领  相似文献   
79.
春荣 《前沿》2014,(1):99-100
1984年颁布和实施的《民族区域自治法》,因适应新时期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2001年2月28日,根据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通过的《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决定》进行修改。本文将探索其修改的基本精神。  相似文献   
80.
张凡 《小康》2012,(10):33
正共产党执政要看什么,就看基层的执政能力,脱离了这个执政的基础,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以"政经分离"的目的是要"捍卫基层"《小康》:南海"政经分离"的设计出来后,在推行的过程中,真正遇到的问题是什么?邓伟根:现在就是扎扎实实地把这些事情做实做好,我相信村居自治瞄着这个方向肯定是稳定的,但这个矛盾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