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1篇
世界政治   6篇
外交国际关系   27篇
法律   3篇
中国共产党   17篇
中国政治   24篇
政治理论   6篇
综合类   7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8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九·一八”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逐渐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国难当头,中间党派实现了民族与民主意识的双重觉醒。他们明确提出了自己抗战救亡的政治主张,并积极组织救亡活动,形成了一股不小规模的民主宪政运动,对民主运动的发展和走势发挥了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62.
60年前在中国取得的抗日战争胜利,是一场全民族共同反击日本侵略的正义战争.它的胜利,不仅体现了中华民族在危亡之际团结御外的民族魂,而且与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密切相关.尤其是对资产阶级的统战政策,为凝聚全民族力量团结抗战创造了有利条件.回溯与研究这一政策,对当今统战工作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63.
东欧剧变已经10年。10年来,这一地区由剧变引发的民族矛盾不断激化,民族冲突急剧增加,不仅导至南斯拉夫、捷克斯洛伐克等多民族国家的解体,而且使巴尔干地区战火绵绵,至今东欧地区的民族矛盾仍呈趋复杂尖锐之势,前景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64.
苏联解体十多年来,对斯大林历史功过的评价问题一直是学术界争论的热点和焦点.卫国战争期间,斯大林以维护国家安全为由,对十几个弱小民族进行强制性迁徙--把整个民族从原有的传统居住地强制迁移到中亚和西伯利亚地区,同时撤消原有的自治共和国的建制.斯大林强制迁徙少数民族的做法给苏联历史发展留下一个祸患.导致日后苏联民族矛盾的加剧.对重大历史问题和历史人物的评价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才能还历史以本来面目,供后人借鉴.客观公正地研究斯大林的民族迁徙政策对多民族国家处理族群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5.
论缅甸独立前的克伦民族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锋 《东南亚》2005,(3):47-53
缅甸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作为缅甸第三大民族的克伦族①(Karen/Kayin)在缅甸民族关系的变迁乃至政局的变化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克伦族与缅甸的主体民族缅族在历史上就有许多冲突与矛盾,这些冲突与矛盾在英国人统治缅甸期间进一步加剧了。缅甸独立前,民族矛盾是其独立道路上的一个障碍,而克伦族与缅族的矛盾更是民族矛盾中的突出点。彬龙会议较好的解决了缅族与部分“边区”少数民族的矛盾,②但对于克伦族却没有作出恰当的安排。缅甸独立后,正是克伦族成为反政府武装斗争的主力,从而造成灾难性的后果。本文拟以独立前的几个重大事件为线…  相似文献   
66.
抗日战争时期,随着中日民族矛盾的加深.中国共产党的对美政策也紧紧围绕着建立反法西斯国际统一战线这一目标进行了调整.制定了将原则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相结合的政策。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共产党已是一个在斗争中不断发展和成熟的坚强的党。  相似文献   
67.
试析东欧民族问题与政治转轨之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和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长达几个世纪的占领,特别是一战后的英法和二战后的苏美出于自身利益对东欧国家边界的划分,造成了绝大多数东欧国家内部民族杂居的局面,各民族间语言、宗教和文化传统的差异与不同的领土要求相结合,民族矛盾错综复杂,既有东欧各民族对苏联控制的反抗,又有东欧地区相邻各国间的民族和领土争议,还有各国国内民族间的相互斗争.在东欧政治转轨的过程中,民族问题始终如影随形,民族平等和独立的要求成为政治转轨的重要推动力,政治转轨的展开、原有政治格局的失衡则更进一步刺激了民族诉求,加剧了民族冲突,而东欧国家内部和国家间异常复杂的民族纠纷以及急剧膨胀的民族主义又反过来影响着政治转轨的进程.  相似文献   
68.
近年来,遂宁市外来经商、务工的少数民族群众日益增多。这些少数民族群众在为城市发展作出贡献的同时,也给城市管理增添了一定的难度。为了加强遂宁市城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服  相似文献   
69.
《学理论》2013,(30)
抗日战争是民族矛盾最突出的时期,是民族矛盾和国内阶级矛盾关系最复杂的时期,中日民族矛盾和国内阶级矛盾是抗日战争时期的两大矛盾,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和中国人民全面抵抗日本侵略标志着中日民族矛盾成为当下主要的矛盾,中国共产党正确处理了两者之间的关系,带领中国人民最终打败日本帝国主义,促使中国人民取得了民族解放的伟大事业,取得了近代以来反帝反侵略战争最彻底的一次胜利。  相似文献   
70.
《党史文苑》2014,(3):51-51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日民族矛盾基本解决,但是中国人民同美帝国主义支持的国民党反动派的矛盾又上升为社会的主要矛盾。蒋介石打着“和平建国”的旗号,坚持独裁和内战的方针,阴谋发动新的大规模内战,以消灭人民革命力量,维护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统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