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2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7篇
法律   11篇
中国共产党   11篇
中国政治   57篇
政治理论   4篇
综合类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盛夏时节,走进丹棱县双桥镇梅湾村,眼前的十里橙林郁郁葱葱、水泥公路条条洁净、农家洋房幢幢漂亮,村民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此情此景,勾勒出一幅动人的新农村建设水墨画。  相似文献   
32.
张大千的童年是在艰难困基的家境中度过的,没有太多的欢乐。他的学习绘画不是为了将来成为一个画家,而是为帮助母亲改善家庭生活。张大千从童年时代就记住了母亲对他说过的话:"小时候穿金戴银,大了不一定成得了人!"在四川省沱江的中下游,有一座县城叫内江。南城门外的山上有一座九层高的白塔——三元塔,如果登上塔顶,就会看到碧蓝碧蓝的沱江,把内江环绕其中。青山碧水,竹林帆影,像一幅飘逸的水墨画,难怪唐代大诗人李白曾赋诗赞美:"青山横北廊,白水绕东城"。沱江两岸有着大片大片的甘蔗林,因而内江有"甜城"的美誉。  相似文献   
33.
《民主》2007,(5):F0004-F0004
段铁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山水画研究院副院长。1960年生于北京,毕业于北京矿业大学  相似文献   
34.
新世纪的头一年,沉寂很久的中国水墨画坛逐渐喧嚣起来,并发出了强烈的声音,成为画坛关注的中心,似乎突然之间成为"中国水墨画年"。水墨艺术 展览迭出水墨画成为画坛关注的焦点,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是"现代水墨画"理论和实践的专著出版;一是围绕"笔墨"问题展开了旷日持久的论争,其他的讨论也极为热烈;更为突出的现象是各种各样的围绕"水墨画"的展览层出不穷:2001年4月16日至23日,中央美术学院和兰州雅居楼艺术中心在中国美术馆以学术邀请展的形式主办题为"水墨本色"的当代中国画邀请展参展的。有张检、田黎明、周京秤等实…  相似文献   
35.
《群众》2017,(1):F0002-F0002
牛首山下读禅意、银杏湖畔迎幸福;世凹桃源风景如画,游人如织;大塘金薰衣草盛放时,一天最多10万人来此观光;西部旅游环线山清水秀,水墨画般的风景吸引城里游客流连忘返……近年来,谷里街道依托牛首山、银杏湖两大旅游龙头项目,围绕环绕越休旅带,布局世凹桃源、大塘金、公塘头、西湖、王家等乡村旅游点,推进全域旅游示范街道建设.  相似文献   
36.
殷双喜 《台声》2011,(2):82-85
近年来,中国当代水墨画在学院型写实主流之外,抽象性、材料性的实验水墨与工笔彩墨最为活跃。正是在现实感与精神性的互相渗透中,实验水墨与工笔、彩聚展开了当代中国水墨画的多彩之翼。而白丰中则是近年来崛起的优秀彩墨画家。在他的作品中,有一种热烈的精神、浪漫的情怀,体现了对生活与生命由衷的热爱与赞美。  相似文献   
37.
3月21日,台湾著名画家刘国松创作大赛在中国美术馆揭幕。展览展出刘国松先生自1949年至2011年期间创作的作品160余幅,集中呈现了刘国松先生60年艺术创作历程。刘国松,1932年出生于安徽蚌埠,1949年到台湾。多年来,刘国松一直致力于中国水墨画的改革与创新,  相似文献   
38.
沈嘉禄 《新民周刊》2012,(44):68-69
20世纪过后,中国文化又面临着新的问题,而中国水墨画在20世纪所遇到的问题并没有完全解决,新的问题又接踵而至。"渡海白云贯古今——黄君璧黄湘詅父女作品展"于上周六在上海美术馆揭幕,此次展览除了展出黄君璧各个时期的佳作50余幅外,还有其女儿黄湘詅的作品20余幅。看似一个来自台湾父女两代艺术家的展览,其实有着非同寻常的意...  相似文献   
39.
田黎明的人物画中充满阳光、空气与水,他用温文尔雅的方式,单纯、宁静的语言,创造了一个充满阳光和水分的干净世界,让现代人疲倦的心灵得到快乐和休息。我们看他的画,就像一个人在清凉的风中悠闲地散步。在他的画中阳光不仅起到了分布明暗结构位置、渲染气氛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在光与影的变幻与覆盖之中,使我们能感受到人与自然的一体,咀嚼自然的勃勃生气,获得一种透明清澈的精神状态。  相似文献   
40.
"丹青"为中国传统绘画的代称,以两种矿物色来代称中国传统绘画,可见焕灿厚重、以石色为主的重彩在早期中国传统绘画中的主导地位。生宣纸遇水渗化、墨色氤氲空灵,为传统水墨画载体,宋元以降大量使用。1999年开始,我的创作以传统重彩和生宣为媒质,"生宣重彩"是我尝试用一种新的语言形式探索重彩画向当代转型的画体,同时也是在生宣上重彩绘画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