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4篇
  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13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10篇
外交国际关系   20篇
法律   77篇
中国共产党   94篇
中国政治   173篇
政治理论   41篇
综合类   5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78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语言学中的语义研究历来是重点、难点,本文从语言哲学、汉字构形学、隐喻理论三个角度探析汉语语义生成的机制,从老子、维特根斯坦等人的思想观点引发出关于语言学中语义生成性的思考,初步认为汉语语义的生成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102.
蒲琳 《新民周刊》2012,(10):45-46
遭受过两次核伤害的日本人,在地震一周年之际,把这个国家彻底推向了"脱核"的十字路口。日语中的"绊(Kizuna)",寓意为"纽带、联系"。日前,这一承载着一年来日本人精神共鸣的汉字被日本汉字能力检定协会评选为最能代表2011年日本世态民情的"年度汉字"。  相似文献   
103.
孙昕光 《青年论坛》2013,(5):125-131
汉字文化是在汉字的使用、传播、交流过程中产生的独特文化形式,其特征主要体现在汉字文化的意蕴美、音韵美和书法美三方面.汉字文化的发展历经兴盛、衰落、复兴三个时期.历史发展的事实充分证明“汉字落后论”、“汉字取消论”的荒谬,同时也说明文字的发展有其自身规律,它与特定国家或地区的社会整体发展、尤其是经济和文化的发展相适应.从根本上说,汉字文化的一度衰落是由国力衰弱、经济落后等特定历史背景所决定的,汉字文化的复兴也是东亚经济特别是中国经济迅速崛起的必然结果.随着汉字文化的再度复兴,汉字的差异构成汉字文化圈各国间交流传播的障碍,正在成为汉字文化发展中不可回避而亟待解决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理想途径是汉字文化圈各国通力合作,走汉字共通化的道路,从而在汉字字体、汉字字形、汉字编码等方面实现统一和规范化.  相似文献   
104.
日本文化中“人”的观念米强“人的本质”是什么?人如何认识自我?这是人类的永恒课题。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人,对于“人”的观念有不同的认识。世界上并不存在得到所有人认同的“人”的观念。文化背景在规定“人”之观念时起着重要的作用。从语言与文化...  相似文献   
105.
在年初的高邑县第十五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有三位县人大代表就提高我县中小学生的汉字听写能力提出了建议。为落实这一建议,高邑县教育局联合高邑县新华书店,在该县职工子弟学校举办了“高邑县首届中小学汉字听写比赛”。来自全县各学区、学校的十二个代表队参加了本次比赛。通过参赛选手的书写展示,以活泼有趣的形式宣传了“从小做起、从现在做起、从提高中小学生的汉字书写能力做起”的理念,对有效引导广大青少年热爱祖国语言文字,  相似文献   
106.
王锋 《贵州民族研究》2002,22(2):151-155
本文通过几种典型文字简要介绍了南方汉字系民族文字的历史发展和制字方法 ,认为这些文具有类似的造字模式和文化属性 ,构成了汉字系文字的一个重要类型。  相似文献   
107.
王乾荣 《民主》2005,(11):46-46
谁敢说自己“认识大部分汉字”?我相信,凡正常人都不敢出此狂言,而如果他是一个文字学家,就更不会说出这样没边没沿的大话。近日在媒体上看到一位大富翁的征婚广告,便说他要找的对象,除了年轻漂亮等条件之外,还要“认识大部分汉字”云。  相似文献   
108.
李雁君 《山西青年》2021,(1):138-140
汉字发展至今已有五六千年历史,无论是字形、字义还是字音都已失去了本来面目,但通过对汉字字形的历史演变进行追溯,不仅能还原原始面貌,还能加深对汉字的认识.因此,本文从现代汉语3500常用字中有繁体字形的1081字出发,对其形源、发展演变和简化方式进行分析,试图对汉字形体演变的规律性提出见解.  相似文献   
109.
汉字既是中日两国文化交流的主要载体,也是中日两国间建构文化认同的重要工具。在汉语中,“侘傺”作为一个复合词使用,初见于《楚辞》,本意为“怅然住立”。“侘傺”传到日本后,在古文书中保留了汉语本意及复合词形态,但在《万叶集》《古今和歌集》等文献中却被拆分缩减为一个“侘”字来使用,并逐渐被赋予了积极含义。自16世纪以来至今,“侘”一直作为最具代表性的日本美意识、人生价值观、尤其是作为日本茶道精神理念而广为人知。  相似文献   
110.
广敏 《人民政坛》2014,(11):36-37
近年来,文化类的综艺节目出了不少:《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中华好诗词》、《最爱是中华》等,我也时有关注,尤以《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为甚,几乎每期必看.看到福建队的孩子们表现,我是欣慰且赞赏的.虽有点遗憾,这绝不是因为他们没有进入决赛或者夺得冠军,而是没有机会继续为他们的锐意进取、团结拼搏而鼓掌叫好.在这些许遗憾之后,我深深地相信,相信中华文化传承后继有人!从这些孩子身上看到的那股对汉字书写的热爱,足以证明赛场不是全部,而只是开始.那来不及展开的未来,必定充满希望!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亦充满希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