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1篇
  免费   3篇
各国政治   12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10篇
外交国际关系   20篇
法律   77篇
中国共产党   94篇
中国政治   173篇
政治理论   41篇
综合类   5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78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51.
育文 《民主》2010,(1):21-23
<正>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也是联合国的工作语言之一。又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美丽的方块汉字集形、音、义于一身,不仅有书法性的节奏美、线性美,而且本身能传达出丰富的信息,引起人们丰  相似文献   
152.
钟联合  陈继芳 《台声》2010,(11):58-63
<正>历时一个月的首届"两岸汉字艺术节"在大陆举办的系列活动,于10月15日在北京落下帷幕。这次活动通过5场风格迥异的主题展览——"追忆·汉字:典藏文明之光"、"雅尚·汉字:翰墨千秋书法"、"意韵·汉字:汉字艺术印象"、"乐活·汉字:汉字创意生活"、"感知·汉字:发现之美",以及众多的系列推广活动——"领秀·汉字:汉字的创意服装秀"、"开卷·汉字:高校汉字艺术讲座"、"问道·汉字:两岸书法艺术论坛"等,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向社会公众展示了汉字的魅力,既呈现了汉字文化历史的厚重感,也呈现了汉字多姿多彩的当代时尚元素,  相似文献   
153.
投稿须知     
为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强化法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弘扬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本刊面向全国广泛征集优秀稿件,欢迎社会各界踊跃投稿!1.篇名:  相似文献   
154.
汉字小幽默     
《党课》2010,(10):113-113
兵对丘说:兄弟,睬上地雷了吧,两腿咋都没了? 王对皇说:当皇上有什么好处,你看,头发都白了。  相似文献   
155.
语言不仅是交流的工具,而且是文化身份的标志.语言规划立法,既有促进交流的目的,也担当着身份象征和文化传承的使命,应该综合这两方面的考虑,来理解语言规划立法所具有的特殊意义.我国公民享有姓名决定权,但仍应受到《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和《居民身份证法》的限制,即公民居民身份证上的姓名必须使用规范汉字.因为我国目前在汉语词汇构成方面未有强制性标准,所以,《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收录“西文字母开头的词语”做法并没有“违法”.但是,面对字母词的使用现实及其可能引发的后果,我国确实应该尽快制定汉语词汇构成的国家标准,以明确西文缩略语的性质和词典编纂的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56.
《新疆人大》2009,(10):42-42
阿克苏市的林乐欣咨询:我丈夫的姓氏较特殊,电脑里打不出来,原来的身份证上一直是手写的,办二代身份证时就遇上了困难。现在我的孩子出生三个月了,在给他办户口的时候又遇到了同样的问题。请问,姓名用字到底是怎么规定的?  相似文献   
157.
胡良文 《中国监察》2008,(16):63-63
汉字有多少?1990年出版的《汉语大字典》,收字数为54678个,人们日常使用的汉字大约也有六七千。而在众多汉字中,我对“正”字情有独钟。何也?多种因素使然。识字之初,头一拨便有此字,“第一印象”难以磨灭。  相似文献   
158.
卢士樵 《世纪桥》2010,(21):19-20
以"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为义项的六书既不是汉字造字法,也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字形的分类,而是古代的"汉字识字法"。但是我们可以从中发现并揭示出汉字的造字法。事实上,汉字造字法可以综合表达为一个总原则"物像描绘原则"和七个手段:"绘形命名法"、"绘形标注法"、"绘意造字法"、"增添类符法"、"物像合并法"、"接续造字法"、"变旧为新法"。古今造字法基本上均包括于内。  相似文献   
159.
《党的建设》2010,(4):48-48
根据现有的考古文献资料,我们尚无法确认汉字的最初状态,但在商代中晚期,由一百多个象形符号辗转组合起来的成熟而完整的文字体系已经初步形成,它们就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象形文字。象形字的形体来源于先民对客观物象的撷取,是通过"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的约取描画而成,渗透着天才的艺术想像与创造。仓颉就是被逐渐神化为"龙颜侈哆、四目灵光"的创造汉字的神异之人。在"英雄史诗"般的造字传说背后,我们可以感受到一种深厚而稳定的文化观念和心理积淀。  相似文献   
160.
王涛 《民主》2013,(11):57-57
近来,中央电视台一档《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节目吸引了观众,掀起一场听写汉字的热潮。一档文化节目,何以能够吸引观众?原因显而易见,节目中出的一道道汉字听写题,让一些观众不得不给自己贴上"文盲"的标签,当然也就有了"惭愧"之下"继续看",或是"兴趣"之中"娱乐看"的热情。但往深处想一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