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4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世界政治   21篇
外交国际关系   3篇
法律   19篇
中国共产党   65篇
中国政治   58篇
政治理论   19篇
综合类   8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61.
<正>2006年12月7日《文学报》载文"知识分子的清高",作者何顿先生质疑司马迁不该当廷为李陵争谏,认为"(司马迁)不应该不会察言观色,也不应该在朝廷上触怒皇帝……司马迁  相似文献   
62.
倪方六 《法制博览》2009,(17):25-25
从中国盗墓史上的一般规律来看,墓冢在100年至200年内被盗的占80%以上。前有厚葬之风,后必出现盗墓高潮。厚葬之风到西汉时期达到了第一个高峰,汉灭亡后也会在中国盗墓史上形成盗墓第一波。事实证明,这种推测是客观存在的。在中国历史上三大盗墓高潮中的第一次,即出现在西汉末年至南北朝这一段时间。这一历史时期,小朝小廷如玩游戏般地交替频繁,世道很乱,饥民遍野。你盗我亦盗,大家一起盗,民间盗墓成风。  相似文献   
63.
洋洋 《法制博览》2008,(19):38-40
汉武帝年间,山东奇人东方朔,精通文史,奇智多谋,应召而来,毛遂自荐。他献上的两车竹简兼论文武,提出治国、外交、安边等完整建议,使汉武帝刮目相看。汉武帝把东方朔当做取之不尽的智囊,把他的二十万言书做为医国秘方。但仍是不提升、不重用。用其策而不用其人。这使东方朔陷入痛苦和快意的矛盾之中。  相似文献   
64.
张程 《各界》2011,(3):50-52
汉武帝中期,赵国邯郸有一个喜欢看蓝天的少年,名叫江齐。江齐常常躺在草地上看蓝天,他实在太喜欢蓝天了,以至于一有空就抬头看,引得众人纷纷侧目。蓝天不是凡人上得了的,江齐只好咽下口水,琢磨怎么在地上飞黄腾达、青云直上、出将入相。慢慢地,江齐成长为一个权力欲很强的“有志青年”。  相似文献   
65.
在中国古代,吕员年龄造假有着很深的历史渊源。汉武帝时期,因为官官相护,官员队伍日趋年轻化,几乎全都是官员子弟。到汉顺帝时期,尚书令左雄上书说:“郡国每年举孝廉,都是马上就要授职施政、教化民众的,应该选取那些老成可用之人。孔子称:’四十不惑;《礼记》称:’四十曰强,而仕。请从现在起规定:年龄不满四十,不得察举。”  相似文献   
66.
汪金友 《前线》2012,(2):54-54
近日读史,看到几则故事,将它们串联在一起,脑海便浮现出“保持纯洁”这几个字来。 几则故事为: 公元前96年,汉武帝大赦天下,50岁的司马迁被释放出狱,又当了中书令,他家的门庭也再度热闹起来。有一天,大将军李广利派人送来一件礼物。司马迁的女儿打开一看,是一对价值连城的玉璧。她不禁惊呼起来:“哎呀,这可是稀世珍宝!”司马迁看了一眼后说:“白璧无瑕,果然精美。但人何尝不是如此?如果收下这个礼物,我就有了一个污点,再也不能白璧无瑕了。还是包好,让来人带回去吧。”  相似文献   
67.
王元 《各界》2012,(12):34-37
西汉武帝元朔三年(公元前126年)的一天,三名疲惫不堪的旅人走进汉帝国京师长安的大门,到未央宫伏阙上告,出使西域的张骞、堂邑父,带着张骞的匈奴老婆回来了。  相似文献   
68.
苏瑗 《公民导刊》2012,(8):54-55
踏上西安始发的西去列车作别八百里秦川便驰骋在了河西走廊。从正午开始的十几个小时旅程,始终"哐当"在大西北这块历史厚重的土地上。车窗外所见到的田畴,越往西走绿色越少,极目之处沙砾漫漫,未闻羌笛怨杨柳,但见古长城颓垣处处,戈壁荒冢野幡飘飘,天遥地远间苍凉裹挟着寂寥。"祁连"古匈奴语"天"之意,李白诗"明月出天山"便指的是祁连山。一千公里长的河西走廊,祁连山始终不离不弃像个君子似地陪侍在旁,用它的冰川雪水浇灌  相似文献   
69.
汉武帝朝是西汉的极盛时期 ,却始终广泛存在着严重的吏治腐败问题。对此 ,汉武帝推出了许多惩治腐败的措施 ,也收到了相当成效 ,但却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终于造成盛极而衰的恶果。个中的经验教训 ,无疑具有不容忽视的历史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0.
朱鸿 《民主》2014,(11):46-48
<正>张骞与丝绸之路认真推究,便会发现张骞所受任务,只有一次是圆满完成的,其余都未达到预期的目标。汉武帝元朔六年(公元前123年),大将军卫青出定襄伐匈奴,以张骞曾久留匈奴之中,了解地理,知道水草丰美之处,委为校尉。随大将军打仗,他起到了导向作用。汉军大捷,张骞立功,被封为博望侯。张骞的一生,这是最光荣的岁月。将军李广素不得意。汉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张骞与李广同出右北平击匈奴,遗憾李广为匈奴所围,损失惨重。张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