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78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9篇
各国政治   20篇
工人农民   16篇
世界政治   80篇
外交国际关系   38篇
法律   553篇
中国共产党   1026篇
中国政治   1047篇
政治理论   363篇
综合类   471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52篇
  2022年   75篇
  2021年   120篇
  2020年   93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84篇
  2016年   118篇
  2015年   222篇
  2014年   532篇
  2013年   220篇
  2012年   188篇
  2011年   220篇
  2010年   170篇
  2009年   180篇
  2008年   205篇
  2007年   152篇
  2006年   123篇
  2005年   129篇
  2004年   110篇
  2003年   110篇
  2002年   167篇
  2001年   158篇
  2000年   65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31.
“法治国”的实现是一个过程,它离不开法治的运作。地方法治是法治国的基础,其法治的运作状况关系着国家的法治过程,而地方法治目前又面临着诸多难.点。为此,本文试从地方法治的难点入手,提出解决这些难点的对策。  相似文献   
932.
代理制作为对外贸易实践的一项重要制度,是实现工贸结合、优势互补、生产资源高效运转不可缺少的手段,因而为世界各国所普遍采纳。自80年代起,我国开始改变以收购制为主的进出口贸易状况,将“推行外贸代理制”作为外贸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在1984年9月国务院批准外经贸部颁发的《关于外贸体制改革意见的报告》中,明确指出先在进口方面推行外贸代理制,其意图是“使生产企业与外贸企业之间的购销关系变为委托代理关系,把工贸双方的利益捆在一起,提高经营和开拓国际市场的能力。”1988年,外贸体制改革的方向明确为“自负盈亏、放开经营、工贸结合、推行外贸代理制,联合对外。”1992年7月,国务院颁布的《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第12条规定,企业可以在全国范围内自行选择外贸代理企业从事进出口业务,并有权参与同外商的谈判。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立社会上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规定》中将推行外贸代理制作为外贸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江泽民总书记提出“深化对外贸易体制改革,完善代理制,扩大企业外贸经营权,形成平等竞争的政策环境”。然而,尽管推行外贸代理的呼声越来越高,但在实践中外贸代理的发展极其缓慢,收效甚微。外经贸部1991年颁发的《关于对外贸易代理制的暂行规定》(以下《暂行规定》)就外贸代理中委托人和受托人的权利与义务作出了详尽的规定,但其规定的权利义务失衡,救济渠道不畅通:199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第二章第13条虽然确立了这一制度,但其规定过于原则,对代理制的范畴、责任、义务没有具体明确的规定;1999年10月1日付诸实施的《合同法》针对现行外贸代理制在立法和执法中存在的问题,突破以往的代理内涵,对外贸代理进行了突破性的规范。本文正是从国际贸易代理的立法模试着手,针对《合同法》的新规定进行利弊分析,从中外贸易代理制的差异中探析中国“入世”与完善外贸代理制的出路。  相似文献   
933.
分析当前艺术院校大学生基本思想特点、个性特征和特点形成的原因及存在问题等,结合艺术院校学生特征,提出今后的工作思路和对策:发挥专业教师潜移默化的影响,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强化艺术实践的作用,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充分认识在学生思想教育与日常管理中发挥专业教师作用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相似文献   
934.
一、导言 在竞争性民主体制下,一个政党要想在选举中获得尽可能多的支持,就必须不断拓展其社会基础。为此该政党可以有两种做法:一是通过大众媒体来广泛宣传其政治理念、政策主张以及塑造良好的政党形象来争取选民的认同;二是通过扎实的基层经营,即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包括健全政党组织、发展外围组织、为选民提供服务等等,从而与选民个人以及各种社会利益集团建立起密切的联系,以实现对选民支持的组织化。  相似文献   
935.
在第五届国家杜马选举中,"统一俄罗斯"党的竞选纲领--"普京计划"对该党大获全胜起到了重要作用,并在国家杜马选举结束后继续对俄罗斯政局产生了重要影响."普京计划"现已成为俄罗斯中期发展前景内的治国理念.本文分析了"普京计划"的提出过程、政治背景、政治内涵、政治意义及对俄罗斯政局的影响,并分析了对中俄关系可能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936.
选拔什么样的人担任我们党和国家的各级领导职务,是一个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党章对领导干部的基本条件,提了六个方面的要求,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了高级干部要努力成为会治党治国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家的五项要求。1996年,江泽民同志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75周年座谈会上强调,党的干部首先是领导干部,应该具备五条基本的政治业务素质。  相似文献   
937.
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辩论统一,是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总结古今中外治国经验的基础上,对我国治国理论的创新,是实践“三个代表”思想的本质要求。本文对如何实现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统一,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938.
卢克俭 《人大研究》2000,(11):17-19
党的十五大提出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这是我们党在治国方式上的重大转变 ,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很大程度上对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具有决定性作用 ,因此也有划时代的意义。对此 ,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在思想上深刻认识 ,在行动中认真落实。一、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一切政府机关都必须依法行政”,这是党的十五大提出的明确要求 ,它反映了国家从“人治”向“法治”转变的历史进程。“人治”与主观随意性相联系 ,权力的行使由个人意志决定 ;依法行政与“法治”相联系 ,权力的行使以人民制定的…  相似文献   
939.
法治漫谈     
“法治”(Ruleof Law)是什么?古今中外,概莫一是。中文“法治”一词最早见于先秦诸子文献。《管子·明法》中有:“以法治国,则举措而已”。《商君书·任法》中有:“任法而治国”。在中国古代春秋战国时期,曾经有过“儒”“法”两家关于“人治”与“法治”之外辩。梁启超在1922年出版的《先秦政治思想史》中,分别用“人治主义”和“法治主义”来概括儒、法两家的主张。  相似文献   
940.
从政治上看,尽管我国农村拥有最大的人口群,但却是最大的弱势群体,缺乏政治参与权、利益表达权,农村的政治参与处于冷漠状态下。从三方利益主体来分析,农民追求自身利益是导致农村政治冷漠的根本原因,乡镇政府以国家利益至上是导致农村政治冷漠的推动力量,村委会利益目标迷失是导致农村政治冷漠的重要原因。这就要求做好如下三个方面:围绕农民的利益为中心发展农村经济、建设各种农村利益团体让农民自己维权,以及树立以法治国的理念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