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91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11篇
各国政治   13篇
工人农民   19篇
世界政治   39篇
外交国际关系   27篇
法律   591篇
中国共产党   574篇
中国政治   782篇
政治理论   249篇
综合类   444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97篇
  2022年   109篇
  2021年   113篇
  2020年   134篇
  2019年   82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73篇
  2015年   188篇
  2014年   337篇
  2013年   150篇
  2012年   151篇
  2011年   168篇
  2010年   127篇
  2009年   125篇
  2008年   115篇
  2007年   76篇
  2006年   96篇
  2005年   64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64篇
  2002年   84篇
  2001年   88篇
  2000年   112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122.
专题询问会上,大家认真对待,有来有往,问出实效,答出担当。栗战书委员长在讲话中指出,要对标对表党中央决策部署,思想上高度重视,把查问题和改问题、治已病和防未病有机结合起来,从根子上解决"屡改屡犯"问题。  相似文献   
123.
习近平总书记的村治观是新时代治村实践的重要指导,也是村级治理的核心引领.习近平总书记对村治的重视,主要缘由我国村治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乡村治理的关键是村庄的治理以及乡村建设行动的迫切需要.习近平总书记村治观的特色主要包括注重农村党支部的引领,逐步健全村治制度以及培育乡村人才带动村民在村治中的能动性.习近平总书记村治的...  相似文献   
124.
党的十九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将乡村振兴战略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并强调要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其中,法治作为重要的保障性手段,为新时代构建现代化乡村治理体系提供了根本遵循,也为推进新时代乡村治理明确了方向和路径。新疆一盘棋,南疆是“棋眼”。近年来,南疆地区为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在乡村治理方面进行了积极的实践探索,其中有经验亦有不足,需要及时梳理总结,并从体制机制方面不断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25.
日本见闻     
半个多世纪前的一个静静的夜里,一个人写下了这样的诗行:"浓眉黑须现眼前,寂寞今夜更怀念。"这个人是日本的女歌人山本初枝,她所怀念的人是中国作家鲁迅。山本初枝是在1932年1月28日发生的那场悲惨的事变之后离开上海回日本。行前,鲁迅曾经写了这样素朴却深情款款的诗送别她:"战云暂敛残春在,重炮清歌两寂然。我亦无诗送归棹,但从心底祝平安。"  相似文献   
126.
《当代贵州》2011,(2):9-9
河北魏县县委书记提出了“德孝治县”的理念,建立干部德孝考核机制。提拔干部必须有父母(岳父母或公婆)的德孝意见证明,无德不孝一律不考虑。  相似文献   
127.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健全社会普法教育机制,增强全民法治观念"的要求。其中"社会普法教育机制"是一个全新的提法。它既反映了克服法宣工作中科学性、实效性、合力性、创新性不够等问题的紧迫性,也为改进法宣工作创建大法宣格局指明了方向。基层普法教育的实践证明了这一点:遇上瓶颈问题探索新的办法,往往代表着工作发展新的趋势。上海市法宣工作一些创新案例,预示着社会普法  相似文献   
128.
正个人简介:李莉,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眼科副主任,主任医师,兼任广西眼科中心副主任,广西白内障手术复明指导中心副主任,广西眼科学会委员,硕士研究生导师、MPH硕士。1997年11月—12月在泰国参加亚太地区防盲及眼保健培训班培训。2000年5月—2001年10月,在美国尔  相似文献   
129.
关于正能量与负能量的谈论涉及很多领域,法治方式在功能上也存在着这样的问题。由于法律、法治的工具属性,各种主体都可以运用法治达到自己的目的。因而基于对法治的不同理解,在行为上就表现为各自追求的“法治方式”。经过法治论者的多年呼吁以及法治本身所显现的魅力,人们对法治达成了宽泛意义上的共识,在中国初步形成法治思潮。但是,人们所认同的只是高度抽象的法治内涵,在法治概念的外延方面还存在着太多的选项,以至于法治像法律一样,也存在着太多的不确定性。其中对“法治方式”的不同理解,在官民思想和行为中造成了很多的冲撞,甚至出现了以“法治”的名义挫败法治的负能量。如何树立正确的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减少法治实施过程中的负能量,需要对中国正在发生的法治现象开展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30.
在秩序和民主两大发展目标引发的强大的"交叉压力"下,建立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权威是民国当时政治、经济及各方面状况综合而形成的合乎逻辑的要求,而合法性与有效性之间的矛盾紧张关系又左右着政权的更迭。为了追求政权的稳定和延续,各政权者都在寻求能把合法性与有效性有机结合起来的政治体制。但民初的集权在价值取向、制度形式和象征符号上都有严格的限制,即"非帝制"权威的政府,这是辛亥革命后的政治基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