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59篇
  免费   107篇
  国内免费   3篇
各国政治   18篇
工人农民   43篇
世界政治   11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0篇
法律   2040篇
中国共产党   255篇
中国政治   580篇
政治理论   105篇
综合类   607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75篇
  2020年   65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73篇
  2014年   231篇
  2013年   204篇
  2012年   229篇
  2011年   281篇
  2010年   226篇
  2009年   314篇
  2008年   330篇
  2007年   212篇
  2006年   203篇
  2005年   168篇
  2004年   212篇
  2003年   177篇
  2002年   176篇
  2001年   127篇
  2000年   129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单位犯罪:以规范为视角的分析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单位犯罪 ,在刑法理论上又称法人犯罪 ,是一种为单位利益或者以单位名义而实施的犯罪 ,也是一种特殊的犯罪形态 ,具有不同于个人犯罪的特征。本文立足于我国刑法关于单位犯罪的有关规定对单位犯罪的概念、性质、构成及其处罚原则进行了详尽的论述。  相似文献   
72.
丁茂战 《新视野》2003,(5):60-61
对国有商业银行进行公司制改造,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非常紧迫,又极其艰难的任务。实现产权配置效率的基本条件是财产所有权中的权能权和损益权不能分割给不同的主体,而这恰恰是国有商业银行治理改革中首先面对的难题;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以“法人”存在为基本前提,而国有商业银行恰恰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法人;国有商业银行的管理目标、委托代理关系、管理幅度等诸多方面,也存在亟待解决的弊端。国有商业银行进行治理结构改革,应当把选择投资伙伴、进而形成多元投资主体的产权结构作为突破口。  相似文献   
73.
期待可能性是刑法中规范责任论的核心内容,在大陆法系刑法理论中,获得了普遍认同,我国刑法也有必要移植该理论。在判断标准上,应采取类型人标准,而超法规的期待可能性,应当作为刑事责任的阻却事由。  相似文献   
74.
辨认控制能力不等于刑事责任能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刑法》第18条规定的辨认、控制的对象是“自己的行为”,而不是刑事责任。另外, 辨认、控制能力在刑法学体系中是作为犯罪构成的一个要素加以论述的,它是在认定行为人构成犯罪之前 就必须查明的内容。而刑事责任能力是在认定行为人构成犯罪并确定其应当承担刑事责任之后才需要查明 的内容。所以,不能将辨认、控制能力界定为刑事责任能力。否则,不但与刑法学的理论体系相矛盾,而 且与司法实践中的办案程序相矛盾,还难与大陆法系国家刑法学说中新派的错误观点划清界限。  相似文献   
75.
《党建文汇》2005,(4):9-9
1.切实保证觉组织参与企业重大问题决策。依法规范法人治理结构,从体制上保证党组织参与重大问题决策。严格按照《公司法》规定,进一步规范法人治理结构,实行决策层、执行层、监督层“三权”分离。在规范法人治理结构的基础上,凭借国有相对控股或特大股的优势,  相似文献   
76.
我国刑法中关于绝对无刑事责任年龄的规定不宜降低;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应负刑事责任的8种犯罪是指具体犯罪行为而不是具体罪名;间歇性精神病人的规定无存在必要;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精神病人的刑事责任应坚持“必减”原则;醉酒人刑事责任的规定要具体化;聋哑人和盲人犯罪的规定应当删除。  相似文献   
77.
"犯意诱发型"的诱惑侦查不仅违反了侦查机关的职责,而且侵犯了公民的合法权益.为了抑制侦查权力的恶性膨胀,保护被告人的合法权益,在诉讼中应当允许被告人提出"陷阱抗辩",并且在举证时实行举证责任倒置,由被告人就陷阱抗辨的主张进行举证,如果举证不能,应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责任.反之,如果被告人能够提供充分证据证明其犯罪意图是侦查人员通过积极主动的行为引诱产生的,法庭应宣告被告人无罪.  相似文献   
78.
赵炜 《先锋队》2014,(5):34-35
案例简介刘某,中共党员,1999年9月前任某市林业局果树场场长,2001年至2007年任果树场场长助理。1997年6月,刘某在任果树场场长期间,将400亩鱼池地承包给本场的13名职工,承包费每年6000元,期限60年。1998年9月,经刘某联系,果树场又将上述400亩鱼池地转包给栗海集团,期限70年,每年每亩按91元计算,年承包费36400元。刘某将400亩鱼池地的承包款按每年6000元上交果树场,  相似文献   
79.
人社部发〔2012〕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局)、公安厅(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生产建设兵团分  相似文献   
80.
吴杭民 《江淮法治》2013,(14):21-21
《深圳特区救助人极益保护规定》经深圳市人大表决通过并将于今年8月1日正式实施。“规定”提出,被救助人捏造事实.诬告陷害救助人.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规定行为的,依法予以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