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76篇
  免费   190篇
  国内免费   6篇
各国政治   29篇
工人农民   105篇
世界政治   207篇
外交国际关系   23篇
法律   4791篇
中国共产党   616篇
中国政治   1573篇
政治理论   292篇
综合类   1436篇
  2024年   45篇
  2023年   144篇
  2022年   151篇
  2021年   210篇
  2020年   185篇
  2019年   126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81篇
  2016年   174篇
  2015年   299篇
  2014年   653篇
  2013年   671篇
  2012年   701篇
  2011年   650篇
  2010年   685篇
  2009年   635篇
  2008年   766篇
  2007年   522篇
  2006年   477篇
  2005年   351篇
  2004年   358篇
  2003年   334篇
  2002年   257篇
  2001年   244篇
  2000年   171篇
  1999年   51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8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李晓明  陆岸 《法律科学》2005,23(6):37-46
一个时期以来,社会危害性与刑事违法性的争论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社会危害性与刑事违法性是属于两个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问题。在“罪刑法定”原则下,社会危害性更应当回归于犯罪学之中,而在刑法学中用法益侵害和严重的法益侵害取而代之,并且它们只有被明确规定在刑法中才能叫刑法法益侵害。这样规定,不仅剔除了“社会危害性”这一宏观、模糊的、甚至易受主观价值取向改变的犯罪定义标准,而且有利于刑事司法操作。  相似文献   
82.
宪法不应该规定什么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作为一部可实施的基本法,宪法的基本性质决定了它只能规定某些方面的内容,而不可能也不应该面面俱到:作为社会的基本契约,宪法不是普通的法律,因而不应该规定公民义务;宪法不是国家政策,因而不应该规定经济制度的细节;宪法不是政治纲领,因而不应该规定太多积极权利。只有在清除这些文本障碍之后,中国宪法才可能顺利获得实施。  相似文献   
83.
现代发达国家的行政管理改革的经验教训表明,市场经济体制下是“小政府大社会”,政府政务必须尽可能地公开,接受社会监督;机构间的权力要制衡,而法院通过行政诉讼事后监督政府的成本太大,必须探寻事先监督制约政府依法行政的机制。市场经济条件下转换政府职能的客观需要,不能不使笔者联想到我国改革开放最初用公证书公证农村联产承包和企业承包经营合同的喜人成效,也不能不让人联想到目前正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公证法》。2004年7月1日,中国第一部《行政许可法》开始实施。2004年12月25日,我国《公证法》(草案)也在全国人大常委通过二审…  相似文献   
84.
中共上海市委最近发出通知,批转《中共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关于进一步发挥市人大代表作用加强市人大常委会制度建设的若干意见》(下称《若干意见》),要求各区县各部门认真贯彻执行。这是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推进上海人大工作,确保人大履行法定职责的切实之举,必将进一步推动上海的民主政治建设,使人大工作更好地体现新高度、作出新规范、探索新实践,各项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85.
论保险法上的告知义务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保险法上的告知义务虽仅为订立保险合同的基础 ,却关系到保险之命运 ,故极为重要。作者认为 ,告知义务的根据应从技术和制度两个层面去认识 ;告知义务人不以投保人为限 ,尚应包括被保险人 ;告知义务的履行时间包括合同订立时、条款修改时、合同复效时 ,而对履行方式则无特殊要求 ;对告知范围的界定则应采书面询问主义模式 ;告知义务的违反须具备主观要件和客观要件 ,对保险人解除权的行使应以除斥期间加以限制 ,保险人解除权可与撤销权相竞合。  相似文献   
86.
《人民法院报》2001年12月13日第5版刊登杨传国同志《未约定还款期限的欠条诉讼时效应从权利发生之日起算》一文,该文认为,未约定还款期限的欠条,债权人可以随时要求债务人履行义务,说明债权形成之时,债务人就有履行债务的义务,若不履行,即证明债权人应当知道其权利受到侵害,故诉讼时效应从权利发生之日起算。对此观点,颇值商榷。  相似文献   
87.
信赖原则在中日交通肇事罪中适用之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信赖原则作为一种典型的分配注意义务的原则,在过失责任的认定、分担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其存在发展亦有坚实的理论和现实基础。本文对信赖原则在中日交通肇事罪中的适用进行了比较,认为在司法适用中两国的差异是比较大的:在日本,信赖原则的适用与否及如何适用是由法官做出判断的;而在中国,信赖原则的适用则依赖于交通事故责任的认定。  相似文献   
88.
案情简介:某私营企业家创办两个独立的法人企业,一个是技术开发公司,另一个是信息开发公司。员工刘某原在技术开发公司工作,二年后被技术开发公司解除劳动合同,尔后被信息开发公司招聘为技  相似文献   
89.
车昱 《中国司法》2005,(12):51-54
当前,《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法》已经颁布,根据该法第十条的规定,法定公证制度在我国已经确立。与此同时与《公证法》内在关联性最强的《物权法》目前我国也正在抓紧制定,然而从已发布的《物权法(草案)》的情况看,在物权法制定过程中,对公证制度在我国物权法律制度中应有的作用认识不足,对不动产物权变动过程中引入法定公证制度采取了不应有的漠视和回避态度,而这一切正成为实现我国物权制度立法目标的重大隐患,笔者由此试对建立我国不动物权变动法定公证制度相关应然性问题作如下分析。一、法定公证制度是不动产物权变动过程的内在需要物权…  相似文献   
90.
1997年9月李万忠等42名二战受害劳工以10个日本企业和日本国为被告在东京地方法院提起诉讼,经过4年半的审理,2002年3月26日法庭最终辩论。5名原告方面的律师在法庭上从不同角度阐述他们的意见,其中最年轻的犀川治律师用战后日本出生的青年人的眼光,阐述了他对二战劳工案的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